[《明史》二百四十三卷]《明史》卷五十八 志第三十四

明史 2022-05-26 网络整理 可可

【guoxue.jxxyjl.com--明史】

◎礼十二(凶礼一)

  次五曰凶礼。凡山陵、寝庙与丧葬、服纪及士庶丧制,皆以类编次。其谒陵、忌辰之礼,亦附载焉。

  山陵

  太祖即位,追上四世帝号。皇祖考熙祖,墓在凤阳府泗州蠙城北,荐号曰祖陵。设祠祭署,置奉祀一员,陵户二百九十三。皇考仁祖,墓在凤阳府太平乡。太祖至濠,尝议改葬,不果。因增土以培其封,令陵旁故人汪文、刘英等二十家守视。洪武二年荐号曰英陵,后改称皇陵。设皇陵卫并祠祭署,奉祀一员、祀丞三员,俱勋旧世袭。陵户三千三百四十二,直宿洒扫。礼生二十四人。四年,建祖陵庙。仿唐、宋同堂异室之制,前殿寝殿俱十五楹,东西旁各二,为夹室,如晋王肃所议。中三楹通为一室,奉德祖神位,以备袷祭。东一楹奉懿祖,西一楹奉熙祖。十九年,命皇太子往泗州修缮祖陵,葬三祖帝后冠服。

  三十一年,太祖崩。礼部定议,京官闻丧次日,素服、乌纱帽、黑角带,赴内府听遗诏。于本署斋宿,朝晡诣几筵哭。越三日成服,朝晡哭临,至葬乃止。自成服日始,二十七日除。命妇孝服,去首饰,由西华门入哭临。诸王、世子、王妃、郡主、内使、宫人俱斩衰三年,二十七月除。凡临朝视事,素服、乌纱帽、黑角带,退朝衰服。群臣麻布员领衫麻布冠、麻绖、麻鞋。命妇麻布大袖长衫,麻布盖头。明器如卤簿。神主用栗,制度依家礼。行人颁遗诏于天下。在外百官,诏书到日,素服、乌纱帽、黑角带,四拜。听宣读讫,举哀,再四拜。三日成服,每旦设香案哭临,三日除。各遣官赴京致祭,祭物礼部备。孝陵设神宫监并孝陵卫及祠祭署。建文帝诏行三年丧,事在《本纪》。以遭革除,丧葬之制皆不传。

  文帝崩于榆木川,遗诏一遵太祖遗制。京师闻讣,皇太子以下皆易服。宫中设几筵,朝夕哭奠。百官素服,朝夕哭临思善门外。礼部定丧礼,宫中自皇太子以下及诸王、公主,成服日为始,斩衰三年,二十七月除。服内停音乐、嫁娶、祭礼,止停百日。文武官闻丧之明日,诣思善门外哭,五拜三叩头,宿本署,不饮酒食肉。四日衰服,朝夕哭临三日,又朝临十日。衰服二十七日。凡入朝及视事,白布裹纱帽、垂带、素服、腰绖、麻鞋。退朝衰服,二十七日外,素服、乌纱帽、黑角带,二十七月而除。听选办事等官衰服,监生吏典僧道素服,赴顺天府,朝夕哭临三日,又朝临十日。命妇第四日由西华门入,哭临三日,俱素服,二十七日除。凡音乐祭祀,并辍百日。婚嫁,官停百日,军民停一月。军民素服,妇人素服不妆饰,俱二十七日。在外以闻丧日为始,越三日成服,就本署哭临,余如京官。命妇素服举哀三日,二十七日除。军民男女皆素服十三日,余俱如京师。凡京官服,给麻布一匹自制。四夷使臣,工部造与。诸王公主遣官及内外文武官诣几筵祭祀者,光禄寺备物,翰林院撰文,礼部引赴思善门外行礼。京城闻丧日为始,寺观各鸣钟三万杵,禁屠宰四十九日。丧将至,文武官衰服,军民素服赴居庸关哭迎。皇太子、亲王及群臣皆衰服哭迎于郊。至大内,奉安于仁智殿,加敛,奉纳梓宫。遣中官奉大行皇帝遗衣冠。作书赐汉王、赵王。礼臣言:“丧服已逾二十七日,请如遗命,以日易月。”帝以梓宫在殡,不忍易,素冠、麻衣、麻绖视朝,退仍衰服,群臣听其便。

  十二月,礼部进葬祭仪:发引前三日,百官斋戒。遣官以葬期告天地宗社,皇帝衰服告几筵,皇太子以下皆衰服随班行礼。百官衰服朝一临,至发引止。前一日,遣官祭金水桥、午门、端门、承天门、大明门、德胜门并所过河桥、京都应祀神祇及经过应祀神祠,仪用酒果肴馔。是夕,设辞奠,帝后太子以下皆衰服,以序致祭。司礼监、礼部、锦衣卫命执事者设大昇轝、陈葬仪于午门外并大明门外。将发,设启奠。皇帝暨皇太子以下衰服四拜。奠帛、献酒、读祝,四拜。举哀,兴,哀止,望瘗。执事者升,彻帷幙,拂拭梓宫,进龙輴于几筵殿下。设神亭、神帛舆、谥册宝舆于丹陛上,设祖奠如启奠仪。皇帝诣梓宫前,西向立。皇太子、亲王以次侍立。内侍于梓宫前奏,请灵驾进发,捧册宝、神帛置舆中;次铭旌出;执事官升梓宫,内执事持翣左右蔽。降殿,内侍官请梓宫升龙輴,执事官以彩帷幕梓宫,内侍持伞扇侍卫如仪。旧御仪仗居前,册宝、神帛、神亭、铭旌以次行。皇帝由殿左门出,后妃、皇太子、亲王及宫妃后随。至午门内,设遣奠,如祖奠仪。内侍请灵驾进发,皇帝以下哭尽哀,俱还宫。梓宫至午门外,礼官请梓宫升大升轝。执事官奉升轝讫,礼官请灵驾进发。皇太子、亲王以下哭送出端门外,行辞祖礼。执事官设褥位于太庙帛香案前。皇太子易常服,捧神帛,由左门入,至褥位跪,置神帛于褥,兴,正立于神后跪。礼官跪于左,奏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谒辞。皇太子俯伏,兴。赞五拜三叩头毕,皇太子捧神帛兴,以授礼官。礼官安舆中,请灵驾进发。皇太子仍丧服,亲王以下随行。梓宫由大明中门出,皇太子以下由左门出,步送至德胜门外,乘马至陵,在途朝夕哭奠临。诸王以下及百官、军民耆老、四品以上命妇,以序沿途设祭。文武官不系山陵执事者悉还。至陵,执事官先陈龙輴于献殿门外,俟大升轝至。礼官请灵驾降轝,升龙輴诣献殿。执事官奉梓宫入,皇太子、亲王由左门入,安奉讫,行安神礼。皇太子四拜,兴,奠酒,读祝。俯伏,兴,四拜,举哀。亲王以下陪拜,如常仪。遣官祀告后土并天寿山,设迁奠礼,如上仪。将掩玄宫,皇太子以下诣梓宫前跪。内侍请灵驾赴玄宫,执事官奉梓宫入皇堂。内侍捧册宝置于前,陈明器,行赠礼。皇太子四拜兴,奠酒,进赠。执事官捧玉帛进于右,皇太子受献,以授内执事,捧入皇堂安置。俯伏,兴,四拜,举哀,遂掩玄宫。行飨礼,如迁奠仪。遣官祀谢后土及天寿山。设香案玄宫门外,设题主案于前,西向。设皇太子拜位于前,北向。内侍盥手奉主置案上,题主官盥手西向题毕,内侍奉主安于神座,藏帛箱中。内侍奏请太宗文皇帝神灵上神主。赞四拜,兴,献酒,读祝。俯伏,兴,四拜,举哀。内侍启椟受主讫,请神主降座升舆。至献殿,奏请神主降舆升座,行初虞礼。皇太子四拜,初献,奠帛酒,读祝,俯伏,兴。亚献、终献,四拜,举哀,望瘗。内官捧神帛箱埋于殿前,焚凶器于野。葬日初虞,柔日再虞,刚日三虞,后间日一虞,至九虞止。在途,皇太子行礼。还京,皇帝行礼。123

  神主将还,内侍请神主降座升舆,仪仗侍卫如仪。皇太子随,仍朝夕奠。至京,先于城外置幄次,列仪卫,鼓吹备而不作。百官衰服候城外,主入幄次,百官序列,五拜三叩首。神主行,百官从。至午门外,皇帝衰服迎于午门内,举哀,步导主升几筵殿。皇帝立殿上,内侍请神主降舆升座,行安神礼。皇帝四拜,兴,奠酒,读祝。俯伏,兴,四拜,举哀。皇太子以下陪拜。百官于思善门外行礼如仪。明日,百官行奉慰礼。

  卒哭用虞祭后刚日,礼同虞祭,自是罢朝夕奠。祔飨用卒哭之明日,太常寺设醴馔于太庙,如时飨仪,乐设而不作。设仪卫伞扇于午门外,内侍进御辇于几筵殿前,皇帝衰服四拜,举哀。兴,哀止,立于拜位之东,西向。内侍请神主降座升辇,诣太庙祔飨。至思善门外,皇帝易祭服,升辂,随至午门外,诣御辇前跪。太常卿奏请神主降辇,皇帝俯伏,兴,捧主由左门入,至丹陛上。典仪唱“太宗文皇帝谒庙”。至庙前,内侍捧主至褥位,皇帝于后行八拜礼。每庙俱同。内侍捧主北向,太常卿立坛东,西向。唱“赐坐”,皇帝搢圭,奉神主安于座,诣拜位行祭礼,如时飨仪。太常卿奏请神主还几筵,皇帝捧主由庙左门出,安奉于御辇。皇帝升辂随,至思善门降辂,易衰服,随至几筵殿前。内侍请神主降辇,升座。皇帝由殿左门入,行安神礼毕,释服还宫。明日,百官素服行奉慰礼。

  大祥,奉安神主于太庙,礼详庙制。皇帝祭告几筵殿,皇太后、皇后以下各祭一坛,王府遣官共祭一坛,在京文武官祭一坛。自神主出几筵殿,内侍即撤几筵、帷幄,焚于思善门外。禫祭,遣亲王诣陵行礼。

  洪熙元年,仁宗崩。皇太子还自南京,至良乡,宫中始发丧,宣遗诏。文武官常服于午门外四拜。宣毕,举哀,复四拜。易素服,迎皇太子于卢沟桥,桥南设幕次香案。皇太子至,常服,诣次四拜。听宣遗诏,复四拜,哭尽哀。易素服至长安右门下马,步哭至宫门外,释冠服,披发诣梓宫前,五拜三叩首,哭尽哀。宫中自皇后以下皆披发哭。皇太子就丧次东,见母后。亲王以次见皇太子毕,各居丧次,行祭告礼。丧仪俱如旧。惟改在京朝夕哭临三日,后又朝临止七日,在外止朝夕哭临三日,无朝临礼。文武官一品至四品命妇入哭临。服除,礼臣请帝服浅淡色衣、乌纱翼善冠、黑角带,于奉天门视事。百官皆浅淡色衣、乌纱帽、黑角带,朝参如常仪。退朝,仍终太宗服制。帝曰:“朕心何能忍,虽加一日愈于已。”仍素服坐西角门,不鸣钟鼓,令百日后再议。已百日,礼臣复请御奉天门。帝命候山陵事毕。

  先是,诏营献陵,帝召尚书蹇义、夏原吉谕曰:“国家以四海之富葬亲,岂惜劳费。然古圣帝明王皆从俭制。孝子思保其亲体魄于永久,亦不欲厚葬。况皇考遗诏,天下所共知,宜遵先志。”于是建寝殿五楹,左右庑神厨各五楹,门楼三楹。其制较长陵远杀,皆帝所规画也。吏部尚书蹇义等请祔庙后,素服御西角门视事。至孟冬岁暮,行时飨礼。鸣钟鼓,黄袍御奉天门视朝。禫祭后,始释素服。从之。

  宣宗崩,丧葬如献陵故事。惟改命妇哭临,自三品以上。英宗崩,遗命东宫过百日成婚,不得以宫妃殉葬。宪宗即位,百日御奉天门视朝,礼仪悉用吉典。宪宗崩,孝宗既除服,仍素翼善冠、麻衣、腰绖视朝,不鸣钟鼓,百官素服朝参,百日后如常。弘治元年正旦,时未及小祥,帝黄袍御殿受朝。次日,仍黑翼善冠,浅淡服、犀带。及大祥,神主奉安太庙及奉先殿。至禫祭,免朝。择日遣官诣陵致祭。

  孝宗崩,工部言:“大行遗诏,惓惓以节用爱民为本。乞敕内府诸司,凡葬仪冥器并山陵殿宇,务从减省。”礼部言:“百日例应变服,但梓宫未入山陵,请仍素翼善冠、麻布袍服、腰绖,御西角门视事,不鸣钟鼓,百官仍素服朝参。”从之。自辞灵至虞祔,荣王俱在陪列。既而王以疾奏免。礼部请以驸马等官捧帛朝祖,帝曰:“朝祖捧帛,朕自行。”发引,亲王止送至大明门外。其在途及至陵临奠,俱护丧官行礼。后遂为例。123

  世宗崩,令旨免命妇哭临。隆庆元年正月,未及二十七日,帝衰服御宣治门,百官素服、腰绖奉慰。发引,帝行遣奠礼。至朝祖,则遣官捧帛行礼。梓宫至顺天府,皇亲命妇及三品以上命妇祭,余如旧制。光宗即位,礼部言:“丧服列代皆有制度,而断自孝宗。盖孝宗笃于亲,丧礼详且备,故武、世、穆三庙皆宗之。今遵旧制,以衰服御文华门视事,百官素服朝参,候梓宫发引除。”从之。

  明自仁宗献陵以后,规制俭约。世宗葬永陵,其制始侈。及神宗葬定陵,给事中惠世扬、御史薛贞巡视陵工,费至八百余万云。123

本文来源:https://guoxue.jxxyjl.com/mingshi/2283.html

  •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_《明史》卷三十九 志第十五

    br>   ▲回回历法三   土星黄道南北纬度立成(上横行,以小轮心定度为引数,起五十度,异累加三度。累加三度。首直行以自行定度为引数,累加十度。求法:简两引数近度,纵横相遇度分,次各用比例法,得细率。)   (表格略)...

    发布于:2022-05-31

    详细阅读
  • 《明史》卷八十八|《明史》卷八 本纪第八

    ◎仁宗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母仁孝文皇后,梦冠冕执圭者上谒。寤而生帝。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   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

    发布于:2022-05-31

    详细阅读
  • 《明史》卷四二《地理志·长安县》_《明史》卷四十一 志第十七

    ◎地理二   ○山东山西   山东《禹贡》青、兖二州地。元直隶中书省,又分置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益都路)属焉。洪武元年四月置山东等处行中书省。(治济南府。)三年十二月置青州都卫。(治青州府。)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山东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六,属州十五,县八十九。(为里六千四百...

    发布于:2022-05-31

    详细阅读
  • 【《明史》二百四十三卷】《明史》卷六 本纪第六

    ◎成祖二   永乐元年春正月己卯朔,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群臣及属国使。乙酉,享太庙。辛卯,大祀天地于南郊。复周王橚、齐王榑、代王桂、岷王楩旧封。以北平为北京。癸巳,何定侯孟善镇辽东。丁酉,宋晟为平羌将军,镇甘肃。二月庚戌,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行部、国子监,改北平曰顺天府。乙卯,遣御史分巡天下,为定...

    发布于:2022-05-31

    详细阅读
  • 【《明史》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九】《明史》卷二 本纪第二

    ◎太祖二   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追尊高祖考曰玄皇帝,庙号德祖,曾祖考曰恒皇帝,庙号懿祖;祖考曰裕皇帝,庙号熙祖,皇考曰淳皇帝,庙号仁祖,妣皆皇后。立妃马氏为皇后,世子标为皇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诸功臣进爵有差。丙子,颁即位诏于天下。追...

    发布于:2022-05-31

    详细阅读
  •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明史》卷三十七 志第十三

    ◎历七   ▲回回历法一   《回回历法》,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所作。其地北极高二十四度半,经度偏西一百零七度,约在云南之西八千馀昊。其历元用隋开皇己未,即其建国之年也。洪武初,得其书於元都。十五年秋,太祖谓西域推测天象最精,其五星纬度又中国所无。命翰林李翀、吴伯宗同回回大师马沙亦黑等译其书。其法不...

    发布于:2022-05-30

    详细阅读
  • 【《明史》卷五十六翻译】《明史》卷五十六 志第三十二

    ◎礼十(嘉礼四 宾礼)   巡狩 东宫监国 皇长孙监国 颁诏仪 迎接诏赦仪 进书仪 进表笺仪乡饮酒礼 蕃王朝贡礼 遣使之蕃国仪 蕃国遣使进表仪 品官相见礼庶人相见礼   巡狩之制   永乐六年北巡,礼部行直省,凡有重事及四夷来朝与进表者,俱达行在所,小事达京师启闻。车驾将发,奏告天地、社稷、太庙、孝...

    发布于:2022-05-30

    详细阅读
  • 《明史》卷二十九|《明史》卷二十 本纪第二十

    ◎神宗一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讳翊钧,穆宗第三子也。母贵妃李氏。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时方六岁。性岐嶷,穆宗尝驰马宫中,谏曰:“陛下天下主,独骑而骋,宁无衔橛忧。”穆宗喜,下马劳之。陈皇后病居别宫,每晨随贵妃候起居。后闻履声辄喜,为强起。取经书问之,无不响答,贵妃亦喜。由...

    发布于:2022-05-30

    详细阅读
  • [《明史》卷四二《地理志·长安县》]《明史》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四

    ◎礼二(吉礼二)   郊祀 郊祀配位 郊祀仪注 祈谷 大雩 大飨 令节拜天   郊祀之制   洪武元年,中书省臣李善长等奉敕撰进《郊祀议》,略言:   王者事天明,事地察,故冬至报天,夏至报地,所以顺阴阳之义也。祭天于南郊之圜丘,祭地于北郊之方泽,所以顺阴阳之位也。《周礼·大司乐》:“冬日至,礼天神...

    发布于:2022-05-30

    详细阅读
  • 【《明史》二百四十三卷】《明史》卷五十四 志第三十

    ◎礼八(嘉礼二)   册皇后仪(册妃嫔仪附) 册皇太子及皇太子妃仪册亲王及王妃仪(册公主仪附) 皇帝 加元服仪 册皇太子皇子冠礼品官冠礼 庶人冠礼   册皇后仪   古者立后无册命礼。至汉灵帝立宋美人为皇后,始御殿,命太尉持节,奉玺绶,读册。皇后北面称臣妾,跪受。其后沿为定制,而仪文代各不同。明仪注...

    发布于:2022-05-3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21 国学经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