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骇俗的《竹书纪年》|《竹书纪年》引用书目

竹书纪年 2024-07-02 网络整理 可可

【guoxue.jxxyjl.com--竹书纪年】

校补竹书纪年(赵绍祖) 古墨斋刻本

  校正竹书纪年(洪颐烜) 平津馆刻本

  竹书纪年校正(郝懿行) 东路厅署刻本

  竹书纪年集证(陈逢衡) 裛露轩刻本

  竹书纪年补证(林春溥) 竹柏山房刻本

  考订竹书纪年(雷学淇) 亦嚣嚣斋刻本

  竹书纪年义证(雷学淇) 修绠堂铅印本

  汲冢纪年存真(朱右曾) 归砚斋刻本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王国维)《王忠悫公遗书》铅印本、《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石印本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王国维) 同上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范祥雍) 新知识出版社铅印本

  周易注疏 世界书局影阮刻《十三经注疏》本

  尚书注疏 同上

  毛诗注疏 同上

  春秋经传集解《四部丛刊》初编影宋本(杜预《后序》据明覆宋阮仲猷刻本影补)

  春秋正义 《四部丛刊》续编影日本古钞卷子本

  春秋公羊传注疏 世界书局影阮刻《十三经注疏》本

  春秋谷梁传注疏 同上

  春秋啖赵集传纂例 《古经解汇函》刻本

  孟子注疏 世界书局影阮刻《十三经注疏》本

  尔雅注疏 同上

  广韵 《四部丛刊》初编影宋本

  国语 士礼居覆宋本

  战国策 同上

  战国策校注 《四部丛刊》初编影元本

  史记 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宋浙刻集解本、涵芬楼影宋黄善夫刻本、清殿本、金陵书局刻本

  史记索隐 汲古阁刻本

  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张文虎) 中华书局铅印本

  史记志疑(梁玉绳) 清刻本

  史记会注考证(泷川资言) 日本铅印本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水泽利忠) 同上

  汉书 涵芬楼影宋本

  后汉书 同上

  晋书 同上

  宋书 同上

  隋书 涵芬楼影元本

  新唐书 涵芬楼影宋本

  资治通鉴考异 《四部丛刊》初编影宋本

  资治通鉴外纪 《四部丛刊》初编影明本

  穆天子传 平津馆刻洪颐烜校本

  路史 红杏山房刻本

  史通 《四部丛刊》初编影明刻本,又《史通通释》(浦起龙)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本

  山海经笺疏(郝懿行) 琅嬛仙馆刻本

  水经注 《续古逸丛书》影永乐大典本,又戴震校本,《四部丛刊》初编影殿本

  水经注释(赵一清) 干隆赵氏刻本

  水经注疏(杨守敬、熊会贞) 科学出版社影印本

  元和郡县志 岱南阁刻本

  太平寰宇记 万廷兰刻本、干隆乐氏刻本、金陵书局刻本

  长安志 经训堂刻本

  元丰九域志 清聚珍本

  舆地广记 士礼居覆宋本

  古今同姓名录 《函海》刻本

  东观余论 《学津讨原》刻本

  墨子闲诂(孙诒让) 《诸子集成》铅印本

  韩非子集释(陈奇猷) 上海人民出版社铅印本

  庄子集释(郭庆藩) 《诸子集成》铅印本

  列子 同上

  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遹) 清华大学铅印本

  广弘明集 《四部丛刊》初编影明本

  真诰 涵芬楼影《道藏》本

  开元占经 恒德堂刻本

  苏氏演义 《艺海珠尘》刻本

  修文殿御览 《鸣沙石室佚书》影唐卷子本

  初学记 明晋府刻本、中华书局铅印本

  北堂书钞 南海孔氏刻本

  艺文类聚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宋本、又铅印本

  白氏六帖 影宋本

  稽瑞 缪荃孙旧藏钞本

  事类赋 明嘉靖刻本

  太平御览 《四部丛刊》三编影宋本、清嘉庆鲍崇城刻本

  太平广记 文友堂影明谈恺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铅印本

  昌黎先生文集 《四部丛刊》初编影元本

  河东先生集 《四部丛刊》初编影旧钞本

  文选(李善注) 清胡克家刻本、中华书局影宋本

  古文苑 《守山阁丛书》刻本

  观堂集林(王国维) 《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石印本

  卜辞通纂(郭沫若) 日本文求堂石印本

  殷契萃编(郭沫若) 科学出版社石印本

  两周全文辞大糸考释(郭沫若》 同上

  吉金文选(于省吾) 石印本

  积微居甲文说(杨树达) 科学出版社铅印本

  殷虚卜辞综述(陈梦家) 同上

本文来源:https://guoxue.jxxyjl.com/zhushujinian/6800.html

  • 惊世骇俗的《竹书纪年》|《竹书纪年》序例

    余之初治《纪年》也,尚居蜀中。一九四六年。顾颉刚师讯以近治何学,即以重辑《纪年》对。师诏余《春秋啖赵集传纂例》中尚有《纪年》佚文,为昔人所未知,余亦答以《御览》所引《郡国志》、《十道志》中曾引及《纪年》为朱右曾、王国维两氏所略者。由蜀而吴,由吴而沪,此业久废。六十年代中,王修龄、徐鼎新、蒋德乾三君,...

    发布于:2024-06-27

    详细阅读
  • 惊世骇俗的《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魏纪

    [一]按《纪年》:……(燕)简公立十三年,而三晋 命邑为诸侯。《史记·燕世家》索隐   案:《存真》、《辑校》列于晋烈公九年,《订补》云:‘当在晋烈公十三年。’案应列于魏文侯四十三年。   《太平御览》卷八七九引《史记》云:‘晋烈公二十三年,(诗铭案:《存真》、《辑校》作‘二十二年’,未详何据。)国...

    发布于:2024-06-27

    详细阅读
  • [惊世骇俗的《竹书纪年》]《竹书纪年》[附 ]五帝纪

    [一]《竹书》云:昌意降居若水,产帝干荒。《 山海经·海内经》注   案: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一云:‘《大戴礼·帝系》曰:“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史记·五帝本纪》“泜”作“江”,余同。索隐曰:“降,下也,言帝子下为诸侯。”……《...

    发布于:2024-06-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21 国学经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