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要》翻译]《唐会要》唐会要卷三十八
【guoxue.jxxyjl.com--唐会要】
服纪下贞元二年十一月。德宗王皇后崩。上及百官已释服。唯皇太子及舒王谊以下则否。将及三年之制也。初。礼官议大行皇后丧服节。摄太常博士柳冕等七人奏请。皇太子依魏晋故事。为大行皇后丧服。既葬而虞。虞而卒哭。卒哭而除。心丧终制。则存厌降之礼。既而事下中书。宰臣召问礼官等曰。今岂可令皇太子缞服侍膳。直至于既葬乎。博士张荐等。请依宋齐闲。皇后为父母服三十日公除例。为皇太子丧服之节。既及公除。诣于正内。则服墨襂。归至本院。缞麻如故。庶允通变之情。宰臣具以闻奏。左补阙穆质上疏曰。臣谨按礼经。兼征近古。皇太子居母后之丧。并无降杀之礼。唯西晋杜元凯。有既葬除服之论。盖穿凿诡词。以说时主。诚不足为后王法也。臣愚以为遵三年之制。则太重。从三十日之服。则太轻。唯行古之道。以周年为定。乃得礼之中矣。诏宰臣更与所司议之。宰臣以穆质所奏。召问礼官。而不言质名。礼官柳冕张荐对曰。准礼。三年之丧。无贵贱一也。岂有父母贵贱。而差降丧服之节乎。且礼有公门脱齐衰。开元礼云。皇后为父母服十三月。其禀朝旨。则十三日而除。皇太子为外祖父母服五月。其从朝旨。则五日而除。所以然者。恐丧服侍奉。有伤至尊之意也。故从权制变。昭著国章。公门脱缞。义亦在此。岂皆为金革乎。皇太子今若抑哀公除。墨襂朝觐。至本院依旧缞麻。酌于变通。庶可传继。宰臣然其对。遂命太常卿郑叔则草议奏曰。准礼。子为母齐衰杖周。更无贵贱降杀之别。伏以圣上以大中立教。以至孝兴理。宪章古道。肃慎礼文。皇太子禀训睿哲。因心孝敬。缘情酌礼。复古为宜。准礼既葬卒哭。十一月小祥。十三月大祥。十五月禫。至于昏定晨省。问安视膳。不可服衰麻。密近宸扆。伏请每诣正内觐谒。蹔服墨襂。归至本院。依旧缞麻。庶适变通。允协情礼。上令宰臣召穆质议焉。对曰。虽不能遂皇太子三年之志。且远依古礼。犹愈魏晋之文。请降制命。宣行于外。亦不妨皇太子在内墨缞也。制可之。其月。诏百官及宗室诸亲。举哀两仪殿。临毕。百辟素服视事。及大殓成服。百官服三日。及甲辰之夕。释之。用晋文明皇后崩天下发哀三日止之义。其文武六品以上。非常参官。及士庶等。各于本家素服临。外命妇各于本家。素缦朝夕临五日。
六年正月诏。百官有私丧公除者。听赴宗庙之祭。初。御史监察者。以开元礼。凡有缌麻以上丧。不得飨庙。移牒吏部。告以差奏祭官有私丧者。于是吏部奏曰。准礼。诸侯绝周。大夫缌者。所以杀旁亲之丧。不敢废大宗之祭。士则缌不祭者。谓同宫未葬。欲人之吉凶不相渎也。魏晋以降。变礼从权。缌以上丧。假内衣缞。谓之丧服。假满即吉。谓之公除。凡既葬公除。则无事不可。故江右潭殷仲堪并云。既葬公除。废祭者非也。故其时公除者。则行公祭。盖大夫不敢以家事辞王事。春秋之义也。今国家行公除之令。既已即吉。于祭无嫌。私家之祭。则无废者。公家之祭。则犹禁之。是有司限文。进退维谷。若以服为禁。则惧亏祭礼。若以例奏差。则惧违令文。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为善也。立法。所以禁人为非也。彼公除者。人各思君亲。莫不欲祭。使子得祭其父。孝莫大焉。臣得祭其君。义莫重焉。苟祭而不许。是禁人为善也。苟私祭不禁。则公祭无嫌。是则垂之空文。不若行其变礼。今请申明旧令。使行之可守。凡有惨服既葬公除。及闻哀假满者。许吉服赴宗庙之祭。其同宫未葬。虽公除者。请依前禁之。庶轻重有伦。以一王法。从之。八年九月。以前太子宾客李愿为太子宾客。前卫尉少卿李怤为韶王傅。愿怤皆太尉晟之子。居母丧既大祥而除官。晟以二子未禫。访于诸相。赵璟陆贽谓曰。故事有大祥授官者。皆终禫而后朝请。晟乃奏行之。
贞元十一年。河中府仓曹参军萧据状称。堂兄侄女子适李氏。婿见居丧。今时俗妇为舅姑服三年。恐为非礼。请礼院详定垂下。详定判官前太常博士李岩议曰。谨按大唐开元礼。五服制度。妇为舅姑。及女子适人。为其父母。皆齐衰不杖周。稽其礼意。抑有其由也。盖以妇人之道以专一。不得自达。必系于人。故女子适人。服以夫斩。而降其父母。丧服传曰。女子以适人。为父母何以周也。妇人不二斩。妇人从人。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先圣格言。历代不易。以此论之。父母之丧。尚止周岁。舅姑之服。无容三年。且服者报也。虽有加降。不甚相悬。故舅姑为妇。大功九月。以卑降也。妇为舅姑。齐衰周年。以尊加也。其父母舅姑除变之节。十二月小祥。除腰绖。十三月大祥。除衰裳。去绖。十五月而禫。逾月复吉。12345
永贞九年九月。礼仪使奏。孙为祖母。合服齐衰五月。汉魏以来。时君皆行易月之制。皇帝为曾太皇太后沈氏。合五日而除。内外百寮。并令从服。以五日为制。其在兴庆宫尝侍奉太上皇者。十三日而除。从之。
开成三年十月。中书门下奏。皇太子今月十六薨。自十六日举哀。二十八日公除。臣等参详惠昭太子例。盖缘在公除内。今从举哀日数至二十八日。十三日满。合公除。不合更待辍朝日满。臣等商量。望令百寮二十九日概行参假。便赴延英奉慰。敕旨宜依。
会昌五年正月。兵部尚书归融奏。伏睹义安殿皇太后遗令。皇帝三日不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释服者。皇帝遵奉遗旨。将欲施行。臣等商量。事贵得中。礼从顺变。伏以宣懿皇太后。常奉太皇太后之命。追尊徽名。祔配庙室。今之议礼。合有等衰。伏请皇帝降服期。行以日易月之制。十三日释服。其内外臣寮。亦请以此除释。至于营奉陵寝。制度法物。即请准旧例。更无降。制从之。
大中六年十月。诏有司。宰臣周亲惨故。欲行宣吊之礼。宜令参酌。太常礼院奏。伏查宰臣周亲。如是伯叔及亲兄弟。或曾居重任。或位列朝行七品以上官。则请行宣吊之礼。如年齿幼。官位卑。及其余周亲。事并请不用遣使。庶轻重之宜有节。降杀之义得中。若宣吊例以期年。伏虑有烦圣听。从之。
夺情
武德二年正月四日。尚书左丞崔善奏曰。欲求忠臣。必于孝子。比为时多金革。颇遵墨缞之义。丁忧之士。例从起复。无识之辈。不复戚容。如不纠劾。恐伤风俗。至九月。制曰。文官遭父母丧。听去职。
仪凤二年十一月六日。太常少卿韦万石奏。太常博士弟子等。有遭忧者。请百日之后。量追赴上。奉敕依。侍御史刘思立奏曰。窃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睦亲化人。莫先于孝。所以三年之礼。贵贱咸遵。金革之事。始有墨缞。纵此辈小人。先无俯就。犹须在其上者。勖以企及。若遣释服作乐。则甚紊礼经。带绖理音。又全亏国体。岂以其居家不能报礼。遂欲曹司约为非法。万石身居礼乐之官。辄昧吉凶之本。颁之士卒。理恐未安。既爽风化之源。请举纠绳之典。万石请付法司科断。音声人请停追。至开元十三年。车驾将赴东岳。太常追孝假音声人从驾。华州刺史杨玚奏曰。臣窃考经传。丧记有文。历代相因。损益无替。斯事体大。人谁敢违。国家孝理天下。超迹百王。焉可以苴绖之人。协钟磬之乐。既伤往教。复玷清猷。良史见书。难为直笔。臣职惟宣化。期不奉诏。上嘉之。调露二年。中书舍人欧阳通。起复本官。每入朝。必徒跣至城门外。然后着t靺而朝。直宿在省。则席地籍?。非公事不言。亦未尝启齿。归必衣衰绖。号恸无常。(国朝夺情者多矣。惟通能合典礼。)
长安三年正月二十六日敕。三年之丧。自非从军更籍者。不得辄奏请起复。至广德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敕。三年之丧。谓之达礼。自非金革。不可从权。其文官自今以后。并许终制。一切不得辄有奏闻。
景龙三年。以前工部侍郎张说。起复为黄门侍郎。说乞终丧制。上表。许之。其年十一月。以前昭容上官氏。起复为婕妤。
贞元十三年七月。张茂宗将尚公主。太常博士裴堪上疏曰。伏见驸马都尉张茂宗。犹在母丧。圣恩念其亡母遗表。许公主今年八月出降。仍令茂宗借吉就昏者。伏以夫妇之义。人伦大端。所以关雎冠诗之首者。王化之先也。天属之亲。孝行为本。所以齐衰在服之重者。人道之厚也。圣王知二端为训人之本。不可变也。故制昏礼。曰纳采问名纳吉纳征。皆主人几筵听命于庙。称事立礼。通谓之嘉。所以上承宗庙继嗣也。又制丧礼曰。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称情立文。通谓之凶。所以送死者有已。复生有节也。然后夫义妇顺。父慈子孝。驯致不失。臻于太和。历代宝之。以为至教。昔鲁侯改服。晋襄墨缞。事重于夺情。义许其权变。又兵法凿门而出。以丧礼处之。以情相因。体或有类。若茂宗释缞服而衣冠裳。去垩室而行亲迎。虽云辍哀借吉。是亦以凶渎嘉。岂惟失先王之重典。抑亦为国家之爽法。傥茂宗留俟免丧。则日月非远。今公主指期下嫁。又仪注有嫌。固不可废重而就轻。舍大而取小。伏惟皇帝陛下。体天抚运。统天立法。何尝不守先王之至德。往圣之明谟。下尽群言。上留元鉴。彝伦式序。懿范昭明。所以八表肃清。四夷归化。方宏礼义之日。大敦名教之时。于无为之朝。有异议之事。众情未达。疑惧交深。伏愿抑茂宗亡母之诫。顾典章不易之义。待其终制。然后赐昏。收天情于至难。察有司之恳守。垂之史册。圣德弥光。则天下幸甚。12345
大中五年八月。宰臣奏。伏以通丧三年。臣庶一致。金革无避。军旅从权。近日诸使及诸道多奏请与人吏职掌官并进奏官等起复。因循既久。讹弊转深。非惟大启幸门。实亦颇紊朝典。臣等商量。自今以后。除特敕及翰林并军职外。其诸司诸使人吏职掌官。并诸道进奏官。并不在更请起复授官限。其间或要藉驱使官任。准旧例举追署职。令句当公事。待服阕日即依前奏官。从之。
十二年二月。以前右金吾将军郑汉璋。前鸿胪少卿郑汉卿。并起复授本官。以国舅光之子也。
葬
旧制。铭旌。三品以上长九尺。五品以上长八尺。六品以下七尺。皆书云某官封姓名之柩。旧制。凡诏丧。大臣一品则鸿胪卿护其丧事。(二品则少卿。三品丞。人往皆命司仪示以制。)旧制。应给卤簿。职事四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京官职事五品以上。本身婚葬皆给之。旧制。碑碣之制。五品以上立碑。(螭首龟趺。上高不过九尺。)七品以上立碑。(圭首方趺。趺上不过四尺。)若隐沦道素。孝义着闻。虽不仕亦立碣。凡石人石兽之类。三品以上用六。五品以上用四。
武德六年二月十二日。平阳公主葬。诏加前后鼓吹。太常奏议。以礼妇人无鼓吹。高祖谓曰。鼓吹是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军。既常为将。执金鼓。有克定功。是以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匹也。何得无鼓吹。宜特加之。以旌殊绩。至景龙三年十二月。皇后上言。自妃主及五品以上母妻。并不因夫子封者。请自今婚葬之日。特给鼓吹。宫官准此。左台侍御史唐绍上疏谏曰。窃闻鼓吹之作。本为军容。昔黄帝涿鹿有功。以为警卫。故棡鼓曲有灵夔吼。雕鹗争。石坠崖。壮士怒之类。自昔功臣备礼。适得用之。丈夫有四方之功。所以恩加宠锡。假如郊祀天地。诚是重仪。唯有宫悬。而无案架。故知军乐所备。尚不给于神祇。钲鼓之音。岂得接于闺阃。准式。公主王妃以下葬。唯有团扇方扇彩帏锦帐之色。加之鼓吹。历代无闻。又准令。主官婚葬。先无鼓吹。京官五品。得借四品鼓吹仪。今特给五品以下母妻。五品官则不当给限。便是班秩本因夫子。仪饰乃复过之。事非伦次。难为定制。参详义理。不可常行。请停前敕。各依常典。至元年建卯月三日。婚葬卤簿。据散官封至一品。事职官正员三品。并驸马都尉。许随事量给。余一切权停。
太极元年六月。右司郎中唐绍上疏曰。臣闻王公以下。送终明器等物。具标格令。品秩高下。各有节文。孔子曰。明器者。备物而不可用。以刍灵者善。为俑者不仁。传曰。俑者谓有面目机发。似于生人者也。以此而葬。殆将于殉。故曰不仁。比者,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象马。雕饰如生。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礼。更相扇动。破产倾资。风俗流行。下兼士庶。若无禁制。奢侈日增。望请王公以下送葬明器。皆依令式。并陈于墓所。不得衢路舁行。
开元二年六月二日敕。缘丧葬事。非崇旧德。别有处分。不得辄请官供。四年七月。王仁皎葬其子驸马都尉守一。请同昭成皇后父窦孝谌故事。坟高五丈一尺。侍中宋璟。中书侍郎苏颋上表曰。臣闻俭。德之恭。侈。恶之大。高坟乃昔贤所诫。厚葬实君子所非。则知奢侈过度。故非达识。故周孔设齐斩缌免之差。衣衾棺椁之度。贤者俯就。不肖者企及。或云窦太尉坟最高。取则不远者。纵令往日无极言者。其事偶行。令出一时。故非常式。岂若韦庶人父。追加王位。擅作酆陵。祸不旋踵。为天下笑。况令之所设。先作于纪纲。情既无穷。故为之制度。不因人以摇动。不变法以爱憎。所谓金科玉条。盖以此也。傥中宫情不可夺。陛下不能苦违。即准令。一品合陪陵葬者。坟高三丈以上。四丈以下。降敕使同陪陵之例。即极是高下得宜。臣参枢近。不敢不奏。
二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敕。古之送终。所尚乎俭。其明器墓田等。令于旧数内递减。三品以上明器。先是九十事。请减至七十事。五品以上。先是七十事。请减至四十事。九品以上。先是四十事。请减至二十事。庶人先无文。请限十五事。皆以素瓦为之。不得用木及金银铜锡。其衣不得用罗锦绣画。其下帐不得有珍禽奇兽。鱼龙化生。其园宅不得广作院宇。多列侍从。其辆车不得用金银花。结彩为龙凤。及垂流苏。画云气。其别敕优厚官供者。准本品数十分加三等。不得别为华饰。其墓田。一品茔地。先方九十步。今减至七十步。坟先高一丈八尺。减至一丈六尺。二品先方八十步。减至六十步。坟先高一丈六尺。减至一丈四尺。三品墓田。先方七十步。减至五十步。坟先高一丈四尺。减至一丈二尺。其四品墓田。先方六十步。减至四十步。坟高一丈二尺。减至一丈一尺。五品墓田先方五十步。减至三十步。坟先高一丈。减至九尺。六品以下墓田。先方二十步。减至十五步。坟高八尺。减至七尺。其庶人先无步数。请方七步。坟四尺。其送葬祭盘。不得作假花果及楼阁。数不得过一牙盘。12345
大历五年五月十五日敕。应准敕供百官丧葬人夫幔幕等。三品以上。给夫一百人。四品五品。五十人。六品以下。三十人。应给夫须和雇。价直委中书门下文计处置。其幔幕。鸿胪卫尉等供者。须所载幔幕张设人。并合本司自备。如特有处分。定人夫数。不在此限。
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敕。如闻士庶在外身亡。将榇还京。多被所司不放入城。自今以后。不须止遏。
贞元九年十二月。故太尉西平郡王太师晟。备礼葬于凤政原。是日。废朝。上御南望春宫临祭。令中使宣吊于柩车。文武常参官。皆素服送至长乐坡。哭拜于路。时太常卿裴郁草仪。设引令式书。隔品致敬之文。乃请宰臣及二品以上官者。哭而不拜。乃礼官失也。
十一年十一月敕。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燧。今月九日葬。七日发引。百官不须入朝。便于城外送发引。
十三年五月。宗正卿嗣义王巘奏。简王府谘议参军嗣宁王子?葬。请卤簿。宰臣等议。以子?官卑。不合特给。诏令给。
其年七月敕。自今以后。嗣王薨葬日。宜令所司并供卤簿。仍永为例程。
十四年十一月敕。自今以后。应缘丧葬。俱给卤簿。即遂便于街市宿幔。
元和三年五月。京兆尹郑元修奏。王公士庶丧葬节制。一品二品三品为一等。四品五品为一等。六品至九品为一等。凡命妇各准本品。如夫子官高。听从夫子。其无邑号者。准夫子品。荫子孙未有官者。降损有差。其凶器悉请以瓦木为之。是时厚葬成俗久矣。虽诏命颁下。事竟不行。
六年十二月条流文武官及庶人丧葬。三品以上。明器九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园宅。方五尺。下帐高方三尺。共置五十舁。挽三十六人。辆车用开辙车。油幰。朱丝网络。两厢画龙。幰竿末请用流苏四。披六。铎左右各八。黼翣二。黻翣一。画翣二。士皆布帻深衣。輴车志石车。任画云气。不得置幰竿额带等。方相车除载方相外。及魂车除幰网裙帘外。不得更别加装饰。并用合辙车。纛竿九尺。不得安火珠。贴金银。立鸟兽旗旛等。五品以上。明器六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园宅。方四尺。下帐高方二尺。共置三十舁。减志石车。幰竿减四尺。流苏减二十道。带减一重。披引铎翣各减二。挽歌一十六人。并无朱丝网络。方相用魌头车。纛竿减一尺。魂车准前。九品以上明器四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园宅。方三尺。下帐高方一尺。共置一十舁。减輴车辆车。幰竿减三尺。流苏减一十五道。披引铎翣各减二。带减一重。挽歌十人。纛竿减一尺。帏额魌头魂车准前。以前明器。并用瓦木为之。四神不得过一尺。余人物等不得过七寸。并不得用金银雕镂。帖毛发装饰。其散试官。但取散官次第。如散官品卑者。即据试官品。第五品以上。递降一等。六品以下。依本官制度。内侍省品秩高。各随本秩。有章服者。紫同三品。绯同五品以上。绿及应官。并同九品以上。命妇及文武官母妻。无邑号命妇。各准本品。如夫子官高。听从夫子。无邑号者。各准夫子品。辆车准令合用绿及紫色。有品荫家子孙。未有官品者。三品以上降三等。五品以上降二等。九品以上降一等。所用品荫。以祖父为日升降。庶人明器一十五事。共置三舁。丧车用合辙车。幰竿减三尺。流苏减十道。带减一重。帏额魌头车魂车准前。挽歌铎翣四神十二时各仪。请不置。所造明器。并令用瓦。不得过七寸。以前刑部尚书兼京兆尹郑元修。详定品官葬给。素有章程。岁月滋深。名数差异。使人知禁。须重发明制。庶可经久。伏以丧葬条件。明示所司。如五作及工匠之徒。捉搦之后。自合准前后敕文科绳。所司不得更之。丧孝之家。妄有捉搦。只坐工人。亦不得句留。令过时日。敕旨。宜依。
十五年闰正月。时宰相公卿佥议。宪宗皇帝山陵。前敕用十二月二十八日。太远。待诏僧惟英。请改用五月十九日。太常博士王彦威复奏曰。臣按礼经。天子七月而葬。国朝故事。高祖六月而葬。太宗四月而葬。高宗九月而葬。中宗六月而葬。睿宗五月而葬。顺宗七月而葬。元宗肃宗二圣山陵。以圣诞吉凶相属。有司惧不给。故并十二月而葬。盖有为而然。非常典也。今国哀在正月。并闰至六月。即合礼经七月之数。按春秋之义。天子告崩不志葬。葬必其时也。举天下而葬一人。其道不疑。故过期不葬。春秋讥之。待诏杨士端远卜十二月二十八日。今计葬讫而虞。凡虞用九日。虞讫而卒哭。卒哭而祔庙。并择日行事。计至来年正月中旬方毕。即改元及朝贺赐之礼。须发于始。自国哀以至虞祔凶毁之仪。首尾十四月。国朝且无故事。岂惟礼经不合。臣谨参详礼文。用六月为便。12345
长庆三年十二月。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奏。缘百姓厚葬。及于道途盛设祭奠。兼置音乐等。闾里编甿。罕知报义。生无孝养可纪。殁以厚葬相矜。丧葬僭差。祭奠奢靡。仍以音乐荣其送终。或结社相资。或息利自办。生业以之皆空。习以为常。不敢自废。人户贫破。抑此之由。今百姓等丧葬祭。并不许以金银锦绣为饰。及陈设音乐。其葬物涉于僭越者。勒禁。结社之类。任充死亡丧服粮食等用。伏以风俗之弊。诚宜改张。缘人心习于僭越。莫?循守。纔知变革。寻则隳违。臣今已施行。人稍知劝。若后人不改。积渐还淳。伏请臣当道自今以后。如有人却置。准法科罪。其官吏以下。不能节级惩责。仍请常委出使郎官御史访察。所冀遐远之俗。皆知宪章。敕旨。宜依。
太和元年十月敕。故太尉王武俊妻。晋太夫人李氏。以武俊横流之中。拯定奔溃。属当葬事。宜加赠恤。宜令有司。特给仪仗事。
会昌元年十一月。御史台奏。请条流京城文武百寮。及庶人丧葬事。三品以上。輀用阔辙车。方相魂车。志石车。并须合辙。油幰流苏等。任准令式。挽歌三十六人。六铎六翣明器。并用木为之。不得过一百事。数内四神。不得过一尺五寸。余人物等。不得过一尺。舁止七十舁。内外官同。五品以上。輀车及方相魂车等。同三品。不得置志石车。其油幰等。任准令式。挽歌十六人。四铎四翣明器。不得过七十事。数内四神。不得过一尺二寸。余人物不得过八寸。舁止五十舁。内外官同。九品以上。輀车魂车等并同合辙车。其方相魌头。并不得用楯车及志石车。其輀车除油幰流苏等。各准令式外。不得用缯彩结络。兼银器装饰。挽歌一十人。一铎二翣。明器不得过五十事。四神不得过一尺。余人物不得过七寸。舁止三十舁。内外官同。散试官等。任于阶官之中。取最高品。第五品以上。递降一等。六品以下。依令品。有品荫家子孙。未有官者。用三品以上荫者。降三等。用五品以上荫者。降二等。用八品以上荫者。降一等。用九品者不降。仍并须是祖父母荫。内外官同。工商百姓诸色人吏无官者。诸军人无职掌者。丧车魌头同用合辙车。丧车不用油幰流苏等饰。兼不得以缯彩结络。及金银饰。挽歌铎翣。并不得置。丧车之前。不得以鞍马为仪。其明器任以瓦木为之。不得过二十五事。四神十二时。并在内。每事不得过七寸。舁十舁。伏以丧葬之礼。素有等差。士庶之室。近罕遵守。逾越既甚。糜费滋多。臣忝职宪司。理当禁止。虽每令举察。亦怨谤随生。苟全废纠绳。又讥责立至。总以承前令式及制敕。皆务从俭省。减刻过多。遂令人情易逾禁。将求不犯。实在稍宽。臣酌量旧仪。创立新制。所有高卑得体。丰约合宜。免令无知之人。更怀不足之意。伏乞圣恩。宣下京兆府。令准此条流。宣示一切供作行人。散榜城市。及诸城门。令知所守。如有违犯。先罪供造行人贾售之罪。庶其明器。并用瓦木。永无僭差。以前条件。臣寻欲陈论伏候进止。承前已于延英具奏讫。敕旨。宜依。
辰日
贞观六年。御史大夫韦挺。论风俗失礼表曰。臣闻父母之恩。昊天罔极。创巨之痛。终身何已。至于丧服之数。哭泣之哀。圣人作范。布在礼经。亡禄之家。鲜克由礼。今朝廷贵臣。搢绅士族。衣冠递袭。教义是闻。丁父母重哀。拘挛俗忌。至辰日不哭。谓之重丧。信阴阳之书。惑吉凶之说。忽仁孝之至道。忘圣哲之丕训。浸以成俗。为日已久。有斁皇风。事须惩革。至四月。茹国公张公谨卒。太宗闻之。将出次发哀。有司奏。子在辰不可哭。太宗曰。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哀。安避辰日。遂哭之。
杂记
圣历元年十月。凤阁侍郎王方庆奏言。准令。期丧大功未葬。并不得参朝贺。仍终丧不参宴会。比来朝官。不依礼法。身有哀惨。陪列朝贺。手舞足蹈。公违宪章。名教既亏。实玷皇化。请申明更令禁断。诏曰。可。12345
-
【《唐会要》翻译】《唐会要》唐会要卷三十二详细阅读
舆服下 笏 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诏五品已上执象笏。已下执竹木笏。旧制。三品已下。前挫后直。五品已上。前挫后屈。武德已来。一例上圆下方。其日敕。凡笏周制七。周礼。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晋宋以来。谓之手板。自西魏后。五品已上。通用象牙。六品以下。兼用竹木。近唯尚书郎执笏。公卿但以手板。后周保定...
-
[《唐会要》翻译]《唐会要》唐会要卷三十八详细阅读
服纪下 贞元二年十一月。德宗王皇后崩。上及百官已释服。唯皇太子及舒王谊以下则否。将及三年之制也。初。礼官议大行皇后丧服节。摄太常博士柳冕等七人奏请。皇太子依魏晋故事。为大行皇后丧服。既葬而虞。虞而卒哭。卒哭而除。心丧终制。则存厌降之礼。既而事下中书。宰臣召问礼官等曰。今岂可令皇太子缞服侍膳。直至...
-
[《唐会要》翻译]《唐会要》唐会要卷三十四详细阅读
论乐 武德元年六月二十四日。万年县法曹孙伏伽上书曰。百戏散乐。本非正声。有隋之末。始见崇用。此谓淫风。不可不改。近者。太常官司。于人间借妇女裙襦五百余具。以充散乐之服。云拟于元武门游戏。臣窃思量。非贻厥孙谋。为万世法也。又论语曰。乐则韶舞。以此言之。散乐定非功成之乐。如臣愚见。请并废之。则天下幸...
-
《唐会要》翻译|《唐会要》唐会要卷十一详细阅读
明堂制度 贞观五年。太宗将造明堂。太子中允孔颖达。以诸儒立议。颇乖故实。上表曰。伏寻前敕。依礼部尚书卢宽。国子助教刘伯庄等议。以为从昆仑道上层祭天。又寻后敕。为左右阁道。登楼设祭。臣谨按六艺群书。百家诸史。皆基上曰堂。楼上曰观。未闻重楼之上。而有堂名。孝经云。宗祀文王于明堂。不云明楼明观。其义一...
-
[《唐会要》翻译]《唐会要》唐会要卷三十九详细阅读
定格令 高祖初入关。除苛政。约法十二条。唯制杀人劫盗背军叛逆者死。余并蠲除之。 武德元年六月一日。诏刘文静与当朝通识之士。因隋开皇律令而损益之。遂制为五十三条。务从宽简。取便于时。其年十一月四日。颁下。仍令尚书令左仆射裴寂。吏部尚书殷开山。大理卿郎楚之。司门郎中沈叔安。内史舍人崔善为等。更撰...
-
《唐会要》翻译|《唐会要》唐会要卷六十一详细阅读
御史台中 馆驿 开元十六年七月十九日敕。巡传驿。宜因御史出使。便令校察。至二十五年五月。监察御史郑审。检校两京馆驿。犹未称使。今驿门前十二辰堆。即审创焉。干元元年三月。度支郎中第五琦。充诸道馆驿使。大历五年九月。杜济除京兆尹。充本府馆驿使。自后京兆常带使。至建中元年停。大历十四年九月。门下省...
-
[《唐会要》翻译]《唐会要》唐会要卷十六详细阅读
庙议下 会昌元年三月。中书门下奏。请尊宪宗为不迁庙曰。谨按祖有功宗有德。夏之祖宗。经传无文。殷则一祖三宗。成汤为始祖。太甲为太宗。大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刘歆曰。天子七庙。苟有功德则宗之。所以劝帝者。功德博矣。故周公作无逸。举殷之三宗以劝成王。汉景帝诏曰。孝文皇帝。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庙乐不...
-
《唐会要》翻译|《唐会要》唐会要卷六详细阅读
公主 凡公主封有以国名者。鄎国代国霍国是也。有以郡名者。平阳宣阳东阳是也。有以美名者。太平安乐长宁是也。惟元宗之女。皆以美名名之。 高祖十九女。长沙。(降冯少师。)襄阳。(降窦诞。)平阳。(降柴绍。)高密。(降长孙孝政。后降段纶。)长广。(降赵慈景。后降杨师道。)长沙。(始封万春。降豆卢怀让...
-
《唐会要》翻译|《唐会要》唐会要卷十二详细阅读
飨明堂议 显庆元年六月十八日。修礼官太尉无忌等奏。伏见祠令。以高祖大武皇帝配五天帝于明堂。太宗配五人帝。亦在明堂之侧座。臣等谨寻方册。历考前规。宗祀明堂。必配天帝。而伏羲五代。本配五郊。参之明堂。自缘从祀。今以太宗作配。理有未安。伏见永徽二年七月制。建明堂。陛下天纵孝德。追奉太宗。已尊严配。当时...
-
《唐会要》翻译_《唐会要》唐会要卷六十五详细阅读
秘书省 龙朔二年二月四日。改为兰台。其监为兰台太史。少监为兰台侍郎。丞为兰台大夫。咸亨元年十月二十三日。各复旧额。光宅元年九月五日。改为麟台。监等并随名改。神龙元年二月五日。复改为秘书监如旧。 少监。 武德初。因隋旧制。号秘书少令。七年省。贞观四年十一月。复置一员。以虞世南为之。太极元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