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贤 贞观元年三月。上谓尚书右仆射封德彝曰。比来令卿举贤才。未尝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宜分朕忧。对曰。臣愚岂敢不尽心。但今所见。未有奇才异行。上曰。前代明王。使人如器。不借才于异代。皆取士于当时。何代无贤才。但患遗之不知耳。德彝惭而退。 三年。太宗谓宰臣曰。朕今孜孜求士。欲专心正道。闻有好人。...
行幸 武德六年四月。幸故宅。改为通义宫。九年三月。幸昆明池。习水战。 贞观五年正月。幸左藏库。赐二品已上帛。尽重而出焉。 六年三月十五日。幸九成宫。监察御史马周上疏曰。伏见明敕。以四月二日幸九成宫。臣窃惟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宜朝夕视膳。而晨昏起居。今所幸宫。去京三百余里。銮舆动轫。严跸经...
受朝贺 旧制元日。大陈设。(皇太子献寿。次上公献寿。次中书令奏诸州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蕃贡献。太史奏云物。侍中奏礼毕。然后中书令又与供奉官献寿。时殿上皆呼万岁。按旧仪阙供奉官献寿礼。但依位次立。礼毕。竟无拜贺。开元二十五年。李林甫革其旧仪。奏而行之。冬至亦然。)...
缘庙裁制下 贞元九年九月制。昭德皇后庙神座褥。改用紫。初。昭德庙褥。出自禁中。因以赭黄。至是太常卿裴郁奏请。九室神座褥。并请用昭德色。上谓以尊后卑。不许。十二月。太常博士韦彤裴堪等议曰。谨按礼经。前代故事。宗庙无朔望祭食之仪。园寝则有朔望上食之礼。国家自贞观至开元。备定礼令。皆遵旧典。至天宝十一...
盐铁 开元元年十二月。河中尹姜师度以安邑盐池渐涸。开拓疏决水道。置为盐屯。公私大收其利。其年十一月五日。左拾遗刘彤论盐铁上表曰。臣闻汉孝武为政。厩马三十万。后宫数万人。外讨戎夷。内兴宫室。殚费之甚什百当今。然而古费多而货有余。今用少而财不足者。何也。岂非古取山泽。而今取贫民哉。取山泽。则公利厚而...
杂郊议下 斋戒。 前祀七日。皇帝散斋四日于别殿。致斋三日。其二日于太极殿。一日于行宫。前致斋一日。尚舍奉御设御幄于太极殿西序及室内。俱北向。尚舍直长张帷于前楹下。致斋之日。质明。诸卫所部屯门列仗。昼漏上水各一刻。侍中版奏。请申严。诸卫之属。各督其队。入陈于殿庭。如常仪。通事舍人引文武五品以上。葱...
刺史下 会昌元年正月制。刺史虽非假日。或有宾客。须申宴饯者。听之。 四年八月。中书门下奏。比缘向外除授刺史。多经半年已上。方至本任。或称敕牒不到。或作故滞留。刺史未到前。知州官事。惟务因循。不急于治。百姓受弊。莫不由兹。臣等商量。自今已后。敕到南省。限两日内牒本道。便令进奏院递去。到本道后。...
修撰 武德七年九月十七日。给事中欧阳询。奉敕撰艺文类聚成。上之。 贞观五年九月二十七日。秘书监魏征。撰群书政要。上之。(太宗欲览前王得失。爰自六经。讫于诸子。上始五帝。下尽晋年。征与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始成凡五十卷。上之。诸王各赐一本。) 十三年十一月三日。扬州长史李袭誉。撰忠孝图二十卷。...
册让 贞观八年敕。拜三师。三公。亲王。尚书令。雍州牧。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左右仆射并临轩册授。太子三少。侍中。中书令。六尚书。诸卫大将军。特进。镇国大将军。光禄大夫。太子詹事。九卿。都督。及上州刺史。在京者朝堂受册。至光宅元年。并停。 显庆元年九月二十七日敕。拜三师。三公。亲王。尚书令...
北突厥 高祖初起义兵晋阳。刘文静曰。与突厥相结。资其士马。以益兵势。从之。自为手启。遗始毕可汗云。欲举义兵。迎主上。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坐视受宝货。亦惟可汗所择。始毕得启。谓其臣曰。隋主为人。我所知也。若迎以来。必害唐公而击我无疑。苟唐公自为天子。我当以兵马助之。即复书。将佐皆...
河南尹 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废东都。置总管府。以淮阳王道元为之。其年十一月十一日。置洛州大行台。改为东都。六年九月二十六日。改东都为洛州。九年六月十三日。废行台。置都督府。以屈突通为之。贞观十一年三月十日。改为洛阳宫。十七年五月十三日。废都督府。复为洛阳州。以裴怀节为长史。 显庆二年六月五日...
水灾下 开元八年六月二十一日。东都谷洛瀍三水溢。损居人九百六十一家。溺死八百一十五人。许卫等州。田庐荡尽。掌关兵士。溺死者一千一百四十八人。 十四年七月十四日。瀍水暴涨入洛。损诸州租船数百艘。损租米十七万二千八百石。十八日。怀卫郑汴滑濮大雨。人皆巢居。死者千计。 大历四年。京师大雨水。斗...
契丹 契丹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君长姓大贺氏。胜兵四万三千人。分为八部。好与奚斗。死无服纪。子孙死。父母晨夕哭。父母死。子孙不哭。余风俗与突厥同。武德二年二月。遣使贡名马丰貂。 贞观二十二年。酋长窟哥等部落咸请内附。又契丹有别部酋帅孙敖曹者。武德四年。与靺鞨酋长突地稽俱请内附。诏...
宋王溥撰 帝号上 献祖宣皇帝讳熙。(凉武昭王皓曾孙。嗣凉王歆孙。宏农太守重耳之子也。)武德元年六月二十二日。追尊为宣简公。咸亨五年八月十五日。追尊宣皇帝。庙号献祖。葬建初陵。(在赵州昭庆县界。仪凤二年五月一日追封为建昌陵。开元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诏改为建初陵。) 懿祖光皇帝讳天赐。(宣皇...
功臣 武德元年八月六日。诏曰。朕起义晋阳。遂登皇极。经纶天下。实仗群材。尚书令秦王。右仆射裴寂。或合契元谋。或同心运始。并蹈义轻生。捐家殉节。艰辛备履。金石不移。论此忠勤。理宜优异。官爵之荣。抑惟旧典。勋贤之议。宜有别恩。其罪非叛逆。可听恕一死。其太原元谋勋效者。宜以名闻。及所司进簿。尚书右仆射...
史馆下 史馆杂录下 长安三年。张易之昌宗欲作乱。将图皇太子。遂谮御史大夫知政事魏元忠。昌宗奏言。可用凤阁舍人张说为证。说初不许。遂赂以高官。说被逼迫。乃伪许之。昌宗乃奏。元忠与太平公主所宠司礼丞高戬交通密谋。构造飞语曰。主上老矣。吾属当挟皇太子。可谓耐久。时则天春秋高。恶闻其语。凤阁侍郎宋璟...
东谢蛮 东谢蛮在黔州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宫獠。西连夷子。北至白蛮。土宜五谷。无文字刻木为契。散在山谷。依树为居。无税赋之事。皆自为生业。刀剑不离身。男女椎髻。以绯束之。后垂向下。其首领谢元深。世为酋长。谢氏一族。法不育女。自云高姓。不可下嫁也。 贞观三年。元深入朝。冠乌熊皮冠。若今之旄头。以金...
京城诸军 武德三年七月十一日。高祖以天下未定。将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乃下诏曰。周置六军。每习搜狩。汉增八校。毕选骁勇。故能化行九有。威震百蛮。况今伊洛犹芜。江湖尚梗。各因部校。序其统属。改复钲铎。创造徽章。取象天官。作其名号。于是置十二卫将军。分关内诸府隶焉。每将军一人。副一人。取威名素重者为...
疏凿利人 武德元年。长孙操除陕东道行台金部郎中。遂自陕东引水入城。以代井汲。百姓赖之。 七年四月九日。同州治中云得臣。开渠。自龙门引黄河。溉田六千余顷。 贞观十一年。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袭誉。以江都俗好商贾。不事农业。誉乃引雷陂水。又筑勾城塘。溉田八百余顷。百姓获其利。 大历四年五月十...
高昌 即汉车师前王之廷。后汉戊巳校尉之故地。汉时兴师西讨。军中羸惫者留居焉。地形高敞。故因名高昌。垒有八城。本皆中国人也。后魏时为郡。以阚伯周为太守。寻为沮渠无讳所夺。居数世。高昌灭之。以炖煌人张孟明为国王。国人杀之。共立马儒。又杀之。乃立其长史金城曲嘉为王。嘉自云河东人。世修职贡于中国。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