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集解内篇补正_《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八讓王

莊子集解 2022-06-30 网络整理 可可

【guoxue.jxxyjl.com--莊子集解】

讓王下四篇,古今學者多以為偽作。

  堯以天下讓許由,許由不受。又讓于子州支父, 李云:“支父,字也,即支伯也。”子州支父曰:“以為我天子,猶之可也。雖然,我適有幽憂之病,王云:“謂其病深固也。”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況他物乎!唯無以天下為者,可以讬天下也。

  舜讓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者也。

  舜以天下讓善卷,善卷曰:“余立於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悲夫!子之不知餘也!”遂不受。於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處。

  舜以天下讓其友石戶之農,石戶之農曰:釋文:“石戶,本亦作後。石戶,地名。”成云:“戶字亦有作後者。”“卷卷乎後之為人,葆力之士也。 ”釋文:“卷音權,郭音眷,用力貌。 ”案:“戶”亦作“後”。此後乃自稱,言我卷卷勤苦,是葆力之士,未暇治天下也。以舜之德為未至也,於是夫負妻戴,攜子以入於海,終身不反也。

  大王□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大王□父曰:“與人之兄居而殺其弟,與人之父居而殺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為吾臣與為狄人臣,奚以異?且吾聞之,不以所用養害所養。成云:“ 用養,土地。所養,百姓。”因杖筴而去之。民相連而從之,司馬云: “連,讀曰輦。”遂成國於岐山之下。夫大王□父可謂能尊生矣。以生命為貴。能尊生者,雖貴富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有養者不以嗜養傷身,無利者不以求財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唯恐失之。見利輕亡其身,豈不惑哉!

  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釋文:“李云:‘搜,王子名。"淮南子作翳。爾雅云: ‘南戴日為丹穴。"”成云:“ 丹穴,南山洞也。”俞云:“翳前無三世弑君事。史記越世家索隱以搜為翳之子無顓。據竹書紀年,翳為其子所弑,越人殺其子,立無餘,又見弑而立無顓。是無顓以前三世皆不善終,則王子搜是無顓之異名無疑矣。淮南子蓋傳聞之誤,當據索隱訂正。 ”而越國無君,求王子搜不得,從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以王輿。王子搜援綏登車,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獨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惡為君也,惡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謂不以國傷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為君也。

  韓、魏相與爭侵地。子華子見昭僖侯,昭僖侯有憂色。司馬云:“子華子,魏人。昭僖,韓侯。”俞云:“呂覽貴生篇引子華子曰:‘全生為上,虧生次之,死次之,迫生為下。"又誣徒篇引子華子曰:‘王者樂其所以王,亡者樂其所以亡。"高注並云:‘子華子,古體道人。"知度、審為兩篇注同。韓有昭侯,有僖王,無昭僖侯。”子華子曰:“今使天下書銘於君之前,成云:“銘,書記也。”書之言曰:‘左手攫之則右手廢,釋文:“司馬云:‘廢,病也。"一云:攫者,援書銘。廢者,斬右手。”右手攫之則左手廢,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華子曰:“甚善!自是觀之,兩臂重於天下也,身亦重於兩臂。韓之輕於天下亦遠矣,今之所爭者,其輕于韓又遠。君固愁身傷生以憂戚不得也!”憂其不得。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眾矣,未嘗得聞此言也。”子華子可謂知輕重矣。“ 僖”上脫“昭”字。

  魯君聞顏闔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幣先焉。顏闔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飯牛。李云:“苴,有子麻也。”魯君之使者至,顏闔自對之。使者曰:“此顏闔之家與?”顏闔對曰:“此闔之家也。” 使者致幣,顏闔曰:“恐聽者謬而遺使者罪,不若審之。”俞云:“聽下者字衍,呂覽貴生篇無。”使者還,反審之,複來求之,則不得已。已避去。故若顏闔者,真惡富貴也。故曰: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司馬云:“土苴,如糞草也。”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為身棄生以殉物,豈不悲哉!凡聖人之動作也,必察其所以之,與其所以為。王云:“所以之者,謂德所加之方也。所為者,謂所以待物也。”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夫生者,豈特隨侯之重哉!俞云:“貴生篇侯下有珠字,當據補。” 1234

  子列子窮,容貌有饑色。客有言之于鄭子陽者曰:“列禦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為不好士乎?”釋文:“子陽,鄭相。” 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成云:“ 主倉之官。”子列子見使者,再拜而辭。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樂,今有饑色。君過而遺先生食,言相君過聽,有此嘉惠。先生不受,豈不命邪!”子列子笑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俞云:“子陽事見呂覽適威篇、淮南泛論訓。至史記鄭世家,則雲‘繻公二十五年,鄭繻公殺其相子陽,二十七年,子陽之黨共弑繻公駘",又與諸書不同。”

  楚昭王失國,屠羊說走而從于昭王。昭王反國,將賞從者,及屠羊說。屠羊說曰:“大王失國,說失屠羊;大王反國,說亦反屠羊。臣之爵祿已複矣,又何賞之言〔一〕?”王曰:“強之!”強令受賞。屠羊說曰:“大王失國,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誅;大王反國,非臣之功,故不敢當其賞。”王曰:“見之!”屠羊說曰:“楚國之法,必有重賞大功而後得見。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國,知音智。而勇不足以死寇。吳軍入郢,說畏難而避寇,非故隨大王也。今大王欲廢法毀約而見說,約,與百姓共守法之約。此非臣之所以聞於天下也。 ”王謂司馬子綦曰:“屠羊說居處卑賤而陳義甚高,子綦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釋文:“三旌,三公位也。司馬本作‘三珪",云:‘謂諸侯之三卿皆執珪也。"”宣云:“車服各有旌別,故曰三旌。 ”俞云:“為上綦字衍。”案:“綦”或當作“其”。 屠羊說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貴于屠羊之肆也;萬鐘之祿,吾知其富於屠羊之利也。然豈可以食爵祿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說不敢當,願複反吾屠羊之肆。”遂不受也。遂,竟也。

  〔一〕“言”,集釋本作“有”。

  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成云:“以草蓋屋,謂之茨。”蓬戶不完,釋文:“織蓬為戶。”桑以為樞而甕牖,司馬云:“屈桑條為戶樞,破甕為牖。”二室,司馬云:“夫妻各一室。”褐以為塞,司馬云:“以褐衣塞牖。”上漏下濕,匡坐而弦。司馬云:“匡,正也。”釋文:“弦,謂弦歌。”子貢乘大馬,中紺而表素,李云:“紺為中衣,加素為表。”軒車不容巷,往見原憲。原憲華冠縰履,釋文:“以華木皮為冠。” 郭慶藩云:“上林賦‘華楓枰櫨〔一〕",張揖曰:‘ 華,皮可以為索。"即樗也。說文:‘樗,木也。以其皮裹松脂。讀若華。"李云:‘縰履,謂履無跟也。" 三蒼解詁蹝作□,云:‘躡也。"聲類或作屣。通俗文:‘履不著跟曰屣。"”杖藜而應門。子貢曰:“ 嘻!先生何病?”原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子貢逡巡而有愧色。原憲笑曰:“夫希世而行,司馬云:“希,望也。所行常顧世譽而動。”比周而友,成云:“周旋親比,以結朋黨。” 學以為人,教以為己,釋文:“ 學當為己,教當為人,今不然也。”仁義之慝,司馬云:“依讬仁義為奸惡。”輿馬之飾,憲不忍為也。”

  〔一〕“枰櫨”原誤“秤櫃”,據漢書司馬相如傳及文選上林賦改。史記本傳作“華泛□櫨 ”,字通用。

  曾子居衛,縕袍無表,顏色腫噲,司馬云:“腫噲,剝錯也。”郭慶藩云:“疑噲當為癐,病甚也。”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履而踵決。曳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成云:“賢人君子,不以形挫志。”養形者忘利,成云: “攝衛之士,不以利傷生。”致道者忘心矣。成云:“得道之人,忘心知之術。”

  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 ”顏回對曰:“ 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粥;釋文:“□,或作饘,廣雅云:‘糜也。"”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之,即謂利。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丘誦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丘之得也。”喜得此人也。 1234

  中山公子牟謂瞻子曰:司馬云: “魏之公子,封中山,名牟。”釋文:“瞻子,賢人也。淮南作詹。”“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釋文:“魏,淮南作騩。司馬本同,云:‘騩,讀曰魏。象魏觀闕,人君門也。"許慎云: ‘天子兩觀也。"”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則利輕。”宣云:“重生,猶尊生。 ”中山公子牟曰:“雖知之,未能自勝也。”瞻子曰:“不能自勝則從,神無惡乎?釋文:“‘不能自勝則從"絕句。一讀至神字絕句。”成云:“若不勝於情欲,則宜從順心神,亦不勞妄生嫌惡也。”俞云:“從字絕句,是也。呂覽審為篇作‘不能自勝則縱之",文子下德篇、淮南道應篇並作‘從之",且疊‘從之"二字,則‘從神"之不當連讀明矣。”不能自勝而強不從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釋文:“重,直用反。”俞云:“ 重傷,猶再傷也。不能自勝,則已傷矣;又強制之而不使縱,是再傷也。呂覽高注:‘重,讀“複重”之重。 "是也。釋文非。”魏牟,萬乘之公子也,其隱岩穴也,難為於布衣之士,雖未至乎道,可謂有其意矣。

  孔子窮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 成云:“藜菜之羹,不加米糝。”顏色甚憊,而弦歌於室。顏回擇菜,子路、子貢相與言曰:“夫子再逐于魯,削跡于衛,伐樹于宋,窮于商、周,圍于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無禁。釋文:“藉,陵藉也。”弦歌鼓琴,未嘗絕音,君子之無恥也若此乎?”顏回無以應,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歎曰:“由與賜,細人也。召而來!吾語之。” 子路、子貢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謂窮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郭慶藩云:“呂覽慎人篇為作謂,是也。古為、謂字通。 ”故內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俞云:“呂覽慎人篇天作大。此誤。 ”霜露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 釋文:“隘音厄。”於丘其幸乎!”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成云:“削然,取琴聲。”子路扢然執幹而舞。李云:“扢然,奮舞貌。”子貢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於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俞云:“德當作得。呂覽慎人篇作‘道得於此,則窮達一也,為寒暑風雨之序矣"。疑此文‘窮通"下亦當有‘ 一也"二字,而今奪之。”案:成云:“得道之人,處窮通而常樂。”是成所見本“德”作“得”,與呂覽同。故許由娛于潁陽,而共伯得乎共首。司馬云:“共伯,名和,修其行,好賢人,諸侯皆以為賢。周厲王之難,天子曠絕,諸侯皆請以為天子,共伯不聽,(據路史,當補“弗獲免”三字。)即幹王位。十四年,大旱屋焚,卜於太陽,兆曰:‘厲王為祟。"召公乃立宣王,共伯複歸於宗,逍遙得意共山之首。共丘山,今在河南共縣西。”

  舜以天下讓其友北人無擇,北人無擇曰:“異哉!後之為人也,居於□畝之中,而遊堯之門。不若是而已,言不惟若此。又欲以其辱行漫我。漫,汙也。吾羞見之。” 因自投清泠之淵。釋文:“山海經云: ‘在江南。"一云:在南陽郡西崿山下。”

  湯將伐桀,因卞隨而謀,卞隨曰:“非吾事也。 ”湯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湯又因瞀光而謀,瞀光曰:“非吾事也。”湯曰:“孰可?”曰:“ 吾不知也。”湯曰:“伊尹何如?”曰:“ 強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湯遂與伊尹謀伐桀,克之,以讓卞隨。卞隨辭曰:“後之伐桀也謀乎我,必以我為賊也;勝桀而讓我,必以我為貪也。吾生乎亂世,而無道之人再來漫我以其辱行,吾不忍數聞也。”乃自投稠水而死。釋文:“司馬本稠作洞,云:‘洞水,在潁川。"一云:在范陽郡界。”湯又讓瞀光曰:“知者謀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乎?”瞀光辭曰:“廢上,非義也;殺民,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之曰:‘非其義者,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土。" 況尊我乎!吾不忍久見也。”乃負石而自沈于廬水。釋文:“司馬本作盧水,在遼東西界。一云:在北平郡界。” 1234

  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於孤竹,曰伯夷、叔齊。二人相謂曰:“ 吾聞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試往觀焉。”至於岐陽,武王聞之,使叔旦往見之,與盟曰:“加富二等,成云:“加祿二級。”就官一列。”血牲而埋之。二人相視而笑曰:“嘻!異哉!此非吾所謂道也。昔者神農之有天下也,時祀盡敬而不祈喜;俞云:“喜當作禧。釋詁:‘禧,福也。"不祈禧〔一〕,不祈福也。呂覽誠廉篇作‘時祀盡敬而不祈福",與此字異義同。”其於人也,忠信盡治而無求焉。樂與政為政,樂與治為治,不以人之壞自成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時自利也。今周見殷之亂而遽為政,上謀而下行貨,王念孫云:“ 下字誤加。上與尚同。呂覽誠廉篇正作‘上謀而行貨"。”阻兵而保威,割牲而盟以為信,揚行以說眾,殺伐以要利,是推亂以易暴也。吾聞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亂世不為苟存。今天下闇,周德衰,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其,猶與其。並,依。塗,汙也。不如避之以潔吾行。 ”二子北至於首陽之山,遂餓而死焉。若伯夷、叔齊者,其于富貴也,苟可得已,則必不賴。恃也。高節戾行,獨樂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節也。

  〔一〕“禧”原作“喜”,據集釋引俞樾說改。 1234

本文来源:https://guoxue.jxxyjl.com/qiazijijie/2493.html

  • [《庄子集解》内容]《莊子集解》內篇第六大宗師

    本篇云:“人猶效之。”效之言師也。又云:“吾師乎!吾師乎!”以道為師也。宗者,主也。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凡物皆自然而生,則當順其自然。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兩其知,音智。不強知,則智得所養。郭云:“...

    发布于:2022-07-03

    详细阅读
  •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六外物

    外物不可必,凡物之自外至者,其利害皆不可必。故龍逢誅,比干戮,箕子狂,宣云:“善不可為。”惡來死,桀、紂亡。宣云:“ 惡不可為。”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于江,成云:“忠諫夫差,夫差殺之,取馬皮作袋,為鴟鳥之形,盛其屍,浮之江水。”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成云:“萇弘放歸蜀...

    发布于:2022-07-03

    详细阅读
  •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莊子集解》養生主第三

    養生主第三  補釋文:“養生以此為主也。” 武按:篇中不以有涯之生逐無涯之知,與緣督以為經二意,即養生之主也。無論為善為惡,皆須用知,用知。則官知不能止,不止。則足以攖心而亂神,亂則神不欲行,於是不能緣督以為經矣。緣者,神緣之也。故“官知止而神欲行”一句,實總上二意而為養生之主也。篇首自“吾生也有...

    发布于:2022-07-03

    详细阅读
  •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一田子方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數稱溪工。釋文:“李云:‘田子方,魏文侯師,名無擇。溪工。賢人。司馬本作雞。”文侯曰:“溪工,子之師邪?”子方曰:“非也。無擇之裏人也,稱道數當,成云:“ 稱說言道,頻當於理。”故無擇稱之。”文侯曰:“然則子無師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師誰邪?”子方曰:“東郭順子。”文...

    发布于:2022-07-03

    详细阅读
  • [《庄子集解》内容]《莊子集解》內篇第三養生主

    順事而不滯於物,冥情而不攖其天,此莊子養生之宗主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生有窮盡,知無畔岸。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向云:“殆,窮困〔一〕。”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已,止也。事過思留,其殆更甚。言以物為事,無益於性命。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王夫之云:“聲色之類,不可名為善者,即惡也。”二語...

    发布于:2022-07-03

    详细阅读
  •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莊子集解》雜篇第三十一漁父

    孔子遊乎緇帷之林,司馬云:“黑林名也。”休坐乎杏壇之上。司馬云:“澤中高處也。”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鬚眉交白,被發揄袂,行原以上,距陸而止,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人俱對。客指孔子曰:“彼何為者也?”子路對曰:“魯之君子也。”客問其族。子路對曰:...

    发布于:2022-07-02

    详细阅读
  •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莊子集解》外篇第十胠篋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司馬云:“從旁開為胠。”蘇輿云:“說文:‘匱,匣也。俗加木作櫃。”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釋文:“廣雅云:‘ 緘、縢,皆繩也。李云:‘扃,關。鐍,鈕也。知音智。”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釋文: “三蒼云...

    发布于:2022-07-02

    详细阅读
  •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_《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七寓言

    寓言十九,宣云:“寄寓之言,十居其九。”案:意在此而言寄於彼。重言十七,宣云:“引重之言,十居其七。”卮言日出,釋文:“卮,字又作卮,音支。字略云:‘圓酒器也。 王云:‘卮器滿即傾,空則仰,隨物而變,非執一守故者也。施之於言,故隨人從變,己無常主也。”郭云:“日出,謂日新。”和以天倪。成云:“...

    发布于:2022-07-02

    详细阅读
  •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莊子集解》外篇第九馬蹄

    蘇輿云:“老子云:‘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通篇皆申此旨,而終始以馬作喻,亦莊子內篇所未有也。”   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釋文:“崔本足作尾。司馬云:‘陸,跳也,字書作□。踛,馬健也。”郭慶藩云:“崔足作尾。文選江賦注引亦作尾,陸作踛,雲踛音六。廣韻:‘踛,力竹切,...

    发布于:2022-07-02

    详细阅读
  •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二知北遊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釋文:“弅音紛。李云:‘隱出弅起,丘貌。”而適遭無為謂焉。成云:“此章並假立姓名,寓言明理。”知謂無為謂曰:“予欲有問乎若:汝也。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居處服習。何從何道則得道?”從,隨從。道,由也。三問而無為謂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宣云:“本無名言。”...

    发布于:2022-07-0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21 国学经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