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四十八 论语三十

朱子语类 2024-07-11 网络整理 可可

【guoxue.jxxyjl.com--朱子语类】

◎微子篇

  △微子去之章

  问:"箕子当时,何必徉狂?"曰:"他已为囚奴,做人不成了,故只得徉狂受辱。"又问:"若箕子地位尚可以谏,想亦未肯住在。必是既已为囚奴,则不复可谏矣。"曰:"既已为囚奴,如何更可以谏!"〔广〕

  问:"殷有"三仁"。"曰:"而今也难看。或是孔子当时见他事实。"

  问:"或去,或奴,或谏不同,如何同归於仁?"曰:"三子皆诣其至理,故谓之仁。如箕子亦是谏,谏至於极有所不行,故若此也。"〔一之〕

  "三仁",且只据他去就、死生论之。然以此一事推及其他,则其所为之当理无私,亦可知矣。〔闳祖〕

  问:""三仁",不知易地而施,皆能遂其本心否?"曰:"都自各就他分上做。自今观之,"微子去之",尚在活地上;如箕子之囚,比干之死,便是在死地上了,较之尤难!螣子虽不死,然便死却又到了。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看"三仁"惓惓忧国之心,直是念念不断。若如避世之徒,一齐割断,高举远引,这却无难。故孔子曰:"果哉!末之难矣。"若果於忘世,是不难。"〔贺孙〕

  问:""三仁"之事,必不可偏废否?"曰:"也不必如此看。只是微子是商之元子,商亡在旦暮,必著去之以存宗祀。若箕子比干则自当谏。其死与奴,特適然耳。"又问:"当时若只有微子一人,当如何?"曰:"亦自著去。"吴仁甫问:"夷齐之事,如伯夷已逃去,叔齐以父命与宗社之重,亦自可立否?"曰:"叔齐却难处。"子升问:"使当时无中子可立,国祀当如何?"曰:"亦须自有宗室等人。"子升问:"令尹子文陈文子之事,集注云:"未知其心果出於天理,而无人欲之私。"又其他行事多悖於道理,但许其忠清,而不许其仁。若其心果出於天理之公,而行事又不悖於道,则可以谓之仁否?"曰:"若果能如此,亦可以谓之仁。"子升又问:"令尹子文陈文子之事,则原其心而不与其仁;至管仲,则以其功而许其仁,若有可疑。"曰:"管仲之功自不可泯没,圣人自许其有仁者之功。且圣人论人,功过自不相掩,功自还功,过自还过。所谓彼善於此,则有之矣。若以管仲比伊周,固不可同日语;若以当时大夫比之,则在所当取。当是之时,楚之势骎骎可畏,治之少缓,则中国皆为夷狄,故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本朝赵韩王,若论他自身,煞有不是处。只辅佐太祖,区处天下,收许多藩镇之权,立国家二百年之安,岂不是仁者之功!使圣人当时说管仲无"克、伐、怨、欲",而一纯於天理之仁,则不可。今亦不过称其"九合诸侯,一正天下"之事耳。"因说:"看文字,不要般递来说。方说这一事未了,又取那一事来比并说。般来愈多,愈理会不得。少间便撰出新奇说话来说将去,元不是真实道理,最不要如此。"〔木之〕

  问:""三仁"皆出於至诚恻怛之公。若箕子不死而为之奴,何以见恻怛之心?"曰:"箕子与比干心只一般。箕子也尝谏纣,偶不逢纣大怒,不杀他。也不是要为奴,只被纣囚系在此,因徉狂为奴。然亦不须必死於事。盖比干既死,若更死谏也无益,適足长纣杀谏臣之罪,故因得徉狂。然他处此最难,微子去却易,比干则索性死。他在半上半下处,最是难。所以易中特说"箕子之明夷";"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外虽徉狂,而心却守得定。"〔淳〕宇录云:"寓问:"注言:"三子之行不同,而同出於至诚恻怛之意。"微子之去,欲存宗祀;比干之死,欲纣改行;可见其至诚恻怛处。不知箕子至诚恻怛何以见?"曰:"箕子比干都是一样心。箕子偶然不冲著纣之怒,自不杀他。然他见比干恁地死,若更死谏,无益於国,徒使人君有杀谏臣之名。就他处此最难,微子去却易,比干一向谏死,又却索性。箕子在半上落下,最是难处。被他监系在那里,不免徉狂。所以易中特说"箕子之明夷",可见其难处。故曰:"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外虽狂,心则定也。"12

  或问:""比干不止是一事之仁",先生尝有此语。莫是它分上大节目处有得,见做得彻头彻尾,与一时一事之仁不同,但未可望圣人之全仁耳。"曰:"箕子微子夷齐之仁,亦是此类。各随它分上,或去,或奴,或让底,亦皆可见其终身大体处。"又曰:"诸子之仁虽如此,料得缜密工夫,纯粹体段,未如颜子之仁是从实地上做来。"又曰:"曾子启手足易箦时底心,见得时,便是曾子之仁。更以求仁、害仁处参之,便见"三仁"、夷齐所以全其心德者。而尧卿所问管仲之事,亦可见矣。"

  观凤一羽,则知五色之备。"三仁"。〔僩〕

  柳下惠为士师章

  问"柳下惠为士师"。曰:"三黜非君子之所能免。但不去,便是他失於和处。"〔时举〕

  亚夫问柳下惠三黜。曰:"柳下惠莹然处,皆与伯夷一般。伯夷如一颗宝珠,只常要在水里。柳下惠亦如一宝珠,在水里也得,在泥里也得。"〔时举〕

  问:"柳下惠"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虽可以见其"必以其道而不失焉者",然亦便有个不恭底意思,故记者以孔子两事序於其后。观孔子之事,则知柳下惠之事亦未得为中道。"曰:"也是如此。惟是孟子说得好,曰:"圣人之行,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下惠之行,虽不比圣人合於中道,然"归洁其身"则有馀矣。"问:""或远或近",是相去之远近否?"曰:"不然。谓其去人有远近。若伯夷则直是去人远矣!"〔广〕

  齐景公待孔子章

  问:"齐景公待孔子,虽欲"以季孟之閒",乃以虚礼待之,非举国以听孔子。故曰:"吾老矣,不能用也。"遂行。如齐王欲以孟子为矜式,亦是虚礼,非举国以听孟子。"曰:"固是。"〔植〕

  齐人归女乐章

  问:""齐人归女乐",季桓子才受,孔子不安,便行。孔子向来相定公,做得许多事业,亦是季桓子听孔子之所为,方且做得。"曰:"固是。"又曰:"当时若致膰胙,孔子去得更从容。惟其不致,故孔子便行。"〔植〕

  问:"史记载:"鲁今且郊,如致膰于大夫,则吾可以止。"设若致膰,则夫子果止否?"曰:"也须去。只是不若此之速,必别讨一事故去。且如致膰,亦不是大段失礼处,圣人但因此且求去尔。"〔宇〕

  问:"今欲出来作事,亦须成败有命,无必成之理。"曰:"固是。且如孔子所作,亦须见有必成处。但有小人沮之,则不可乃是天。孔子当时在鲁,全属季桓子。其堕三都,乃是乘其机而为之,亦是难。女乐事,论语所载与史记异。若如论语所载,似太匆遽。鲁是父母之国,君、大夫,岂得不直告之?告之不从而行,亦未晚,今乃去得如此其急。此事未易轻议,当阙。"〔可学〕

  楚狂接舆章

  问:"楚狂接舆等,伊川谓荷篠稍高。"曰:"以其尚可告语。若接舆,则全不可晓。"问:"当乱世,必如孔子之才可以救世而后可以出,其他亦何必出?"曰:"亦不必如此执定。"君子之仕,行其义也",亦不可一向灭迹山林。然仕而道不行,则当去耳。"〔可学〕

  子路从而后章

  问:"不仕无义。"曰:"仕则可以行其义,不仕则无以行其义,便无这君臣之义了。"又问:"下文所谓"君臣之义",即是这义否?"曰:"然。"〔焘〕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义,便有进退去就在里。如丈人,直是截断,只见一边。〔闳祖〕

  亚夫问:"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曰:"这时虽大纲做,行不行亦自有小小从违处,所谓义也。如孟子"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之意,不如长沮桀溺之徒,才见大纲行不得,便去了。"〔植〕

  问:"集注云:"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末云:"亦非忘义徇禄也。"此"义"字,似有两意。"曰:"如何是有两意?只是一意。才说义,便是摠去、就都说。道合则从,不合则去,即此是义,非但只说要出仕为义。然道合则从,不合则去,唯是出仕方见得。"不仕无义",才说不仕,便都无了这义。圣人忧世之心,固是急欲得君行道。到得灵公问陈,"明日遂行";景公""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季桓子受女乐,"孔子行",无一而非义。"〔贺孙〕

  亚夫问:"集注云:"谓之义,则事之可否,身之去就,诚有不苟然者。""曰:"旧时人说此段,只说道合出仕才仕,便是义。殊不知所谓仕,不是埋头一向只要仕。如孟子说"所就三,所去三",与"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虽是未尝不欲仕,亦未尝不顾其义之如何。"〔贺孙〕

  逸民章

  孔子论逸民,先伯夷。〔道夫〕

  《朱子语类》 宋·朱熹12

本文来源:https://guoxue.jxxyjl.com/zhuziyulei/6854.html

  •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_《朱子语类》卷二十四 论语六

    ◎为政篇下   △吾与回言章   论语所载颜子语,止有喟然之叹与问仁两章而已。而夫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知是说甚么,惜乎其不传也!〔便〕   或问:颜子终日不违,如愚,谓颜子心与圣人契。曰:此是前辈已自说了,毕竟要见颜子因甚与圣人契。问者无言。文蔚曰:孔子博他以文,约他以礼,他於...

    发布于:2024-07-19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二十五 论语七

    ◎八佾篇   △孔子谓季氏章   季氏八佾,止是多添人数,未有明文,故夫子就其事责之。若三家雍彻,则分明歌天子之诗,故夫子引其诗以晓之。〔人杰〕   问: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曰:季氏初心,也须知其为不安。然见这八佾人数热闹,便自忍而用之。这便是遏绝天理,失其初心也。   子升问集注两说不同...

    发布于:2024-07-18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_《朱子语类》卷五十六 孟子六

    ◎离娄上   △离娄之明章   上无道揆,则下无法守。傥上无道揆,则下虽有奉法守一官者,亦将不能用而去之矣。朝不信道,工不信度。信,如凭信之信。此理只要人信得及,自然依那个行,不敢逾越。惟其不信,所以妄作。如胥吏分明知得条法,只是他冒法以为奸,便是不信度也。因叹曰:看得道理...

    发布于:2024-07-18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_《朱子语类》卷八十四 礼一

    ◎论考礼纲领   礼乐废坏二千馀年,若以大数观之,亦未为远,然已都无稽考处。后来须有一个大大底人出来,尽数拆洗一番,但未知远近在几时。今世变日下,恐必有个硕果不食之理。〔必大〕   礼学多不可考,盖其为书不全,考来考去,考得更没下梢,故学礼者多迂阔。一缘读书不广,兼亦无书可读。如周礼仲春教振旅...

    发布于:2024-07-18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七十六 易十二

    ◎系辞下   问:八卦成列,只是说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先生解云之类,如何?曰:所谓成列者,不止只论此横图。若乾南坤北,又是一列,所以云之类。〔学履〕   问: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象,只是乾兑离震之象,未说到天地雷风处否?曰:是。然八卦是一项看,象在其中,又是逐个...

    发布于:2024-07-17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八十七 礼四

    ◎小戴礼   △总论   问:看礼记语孟,孰先?曰:礼记有说宗庙朝廷,说得远后,杂乱不切於日用。若欲观礼,须将礼记节出切於日用常行者看,节出玉藻内则曲礼少仪看。〔节〕   问读礼记。曰:礼记要兼仪礼读,如冠礼、丧礼、乡饮酒礼之类,仪礼皆载其事,礼记只发明其理。读礼记而不读仪礼,许多理皆无安...

    发布于:2024-07-17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六十四 中庸三

    ◎第二十章   修道以仁。修道,便是说上文修身之道,自为政在人转说将来。修道以仁,仁是筑底处,试商量如何?伯丰言:克去己私,复此天理,然后得其修。曰:固是。然圣贤言仁字处,便有个温厚慈祥之意,带个爱底道理。下文便言亲亲为大。〔〈螢,中虫改田〉〕   问:修道以...

    发布于:2024-07-17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五十八 孟子八

    ◎万章上   △问舜往于田章并下章   黄先之说:舜事亲处,见得圣人所以孝其亲者,全然都是天理,略无一毫人欲之私;所以举天下之物,皆不足以解忧,惟顺於父母可以解忧。曰:圣人一身浑然天理,故极天下之至乐,不足以动其事亲之心;极天下之至苦,不足以害其事亲之心。一心所慕,惟知有亲。看是甚么物事,皆是...

    发布于:2024-07-16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六十八 易四

    ◎乾上   问:乾坤,古无此二字。作易者特立此以明道,如何?曰:作易时未有文字。是有此理,伏羲始发出。〔可学〕以下总论乾坤。   乾坤只是卦名。乾只是个健,坤只是个顺。纯是阳,所以健;纯是阴,所以顺。至健者惟天,至顺者惟地。所以后来取象,乾便为天,坤便为地。〔渊〕   乾坤阴阳,以位相对...

    发布于:2024-07-16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五十七 孟子七

    ◎离娄下   △舜生於诸冯章   若合符节。以玉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则左右相合以为信。先生曰:古人符节,多以玉为之,如牙璋以起军旅。周礼中有以玉为竹节。又有竹符,又有英荡符。荡,小节竹,今使者谓之荡节也,刻之为符。汉有铜虎符、竹使符。铜虎以起兵,竹使郡守用之...

    发布于:2024-07-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21 国学经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