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八十二 孝经

朱子语类 2024-07-14 网络整理 可可

【guoxue.jxxyjl.com--朱子语类】

因说孝经是后人缀缉,问:"此与尚书同出孔壁?"曰:"自古如此说。且要理会道理是与不是。適有问重卦并彖象者,某答以且理会重卦之理,不必问此是谁作,彼是谁作。"因言:"学者却好聚语孟礼书言孝处,附之於后。"〔士毅〕

  问:"孝经一书,文字不多,先生何故不为理会过?"曰:"此亦难说。据此书,只是前面一段是当时曾子闻於孔子者,后面皆是后人缀缉而成。"问:"如"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於孝",恐非圣人不能言此。"曰:"此两句固好。如下面说"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天",则岂不害理!傥如此,则须是如武王周公方能尽孝道,寻常人都无分尽孝道也,岂不启人僣乱之心!其中煞有左传及国语中言语。"或问:"莫是左氏引孝经中言语否?"曰:"不然。其言在左氏传国语中,即上下句文理相接,在孝经中却不成文理。见程沙随说,向时汪端明亦尝疑此书是后人伪为者。"〔广〕

  古文孝经亦有可疑处。自天子章到"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便是合下与曾子说底通为一段。只逐章除了后人所添前面"子曰"及后面引诗,便有首尾,一段文义都活。自此后却似不晓事人写出来,多是左传中语。如"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是季文子之辞。却云"虽得之,君子所不贵",不知论孝却得个甚底,全无交涉!如"言斯可道,行期可乐"一段,是北宫文子论令尹之威仪,在左传中自有首尾,载入孝经,都不接续,全无意思!只是杂史传中胡乱写出来,全无义理。疑是战国时人斗凑出者。又曰:"胡氏疑是乐正子春所作。乐正子春自细腻,却不如此说。"〔〈螢,中"虫改田"〉〕

  古文孝经却有不似今文顺者。如"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又著一个"子曰"字,方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兼上更有个"子曰",亦觉无意思。此本是一段,以"子曰"分为二,恐不是。温公家范以父子兄弟夫妇等分门,却成一个文字,但其间有欠商量未通行者耳。本作一段联写去,今印者分作小段,无意思。伯恭阃范无伦序,其所编书多是如此。〔贺孙〕

  孝经,疑非圣人之言。且如"先王有至德要道",此是说得好处。然下面都不曾说得切要处著,但说得孝之效如此。如论语中说孝,皆亲切有味,都不如此。士庶人章说得更好,只是下面都不亲切。〔赐〕

  问:"向见先生说"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天",非圣人之言。必若此而后可以为孝,岂不启人僣乱之心!而中庸说舜武王之孝,亦以"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言之,如何?"曰:"中庸是著舜武王言之,何害?若汎言人之孝,而必以此为说,则不可。"〔广〕

  器之问"严父配天"。曰:""严父",只是周公於文王如此称才是,成王便是祖。此等处,侭有理会不得处。大约必是郊时是后稷配天,明堂则以文王配帝。孝经亦是凑合之书,不可尽信。但以义起,亦是如此。"因说:"孝经只有前一段,后皆云"广至德","广要道",都是凑合来,演说前意,但其文多不全。只是谏诤五刑丧亲三篇,稍是全文。如"配天"等说,亦不是圣人说孝来历,岂有人人皆可以配天!岂有必配天斯可以为孝!如礼记煞有好处,可附於孝经。"贺孙问:"恐后人凑合成孝经时,亦未必见礼记。如曲礼少仪之类,犹是说礼节。若祭义后面许多说孝处,说得极好,岂不可为孝经?"曰:"然。今看孝经中有得一段似这个否?"〔贺孙〕

  问:""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此说如何?"曰:"此自是周公创立一个法如此,将文王配明堂,永为定例。以后稷郊推之,自可见。后来妄将"严父"之说乱了。"〔赐〕

  问:"配天,配上帝,帝只是天,天只是帝,却分祭何也?"曰:"为坛而祭,故谓之天;祭於屋下而以神祇祭之,故谓之帝。"〔宇〕

  "明、察",是彰著之义。能事父孝,则事天之理自然明;能事母孝,则事地之理自然察。〔道夫〕

  《朱子语类》 宋·朱熹

本文来源:https://guoxue.jxxyjl.com/zhuziyulei/6874.html

  •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_《朱子语类》卷二十四 论语六

    ◎为政篇下   △吾与回言章   论语所载颜子语,止有喟然之叹与问仁两章而已。而夫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知是说甚么,惜乎其不传也!〔便〕   或问:颜子终日不违,如愚,谓颜子心与圣人契。曰:此是前辈已自说了,毕竟要见颜子因甚与圣人契。问者无言。文蔚曰:孔子博他以文,约他以礼,他於...

    发布于:2024-07-19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二十五 论语七

    ◎八佾篇   △孔子谓季氏章   季氏八佾,止是多添人数,未有明文,故夫子就其事责之。若三家雍彻,则分明歌天子之诗,故夫子引其诗以晓之。〔人杰〕   问: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曰:季氏初心,也须知其为不安。然见这八佾人数热闹,便自忍而用之。这便是遏绝天理,失其初心也。   子升问集注两说不同...

    发布于:2024-07-18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_《朱子语类》卷五十六 孟子六

    ◎离娄上   △离娄之明章   上无道揆,则下无法守。傥上无道揆,则下虽有奉法守一官者,亦将不能用而去之矣。朝不信道,工不信度。信,如凭信之信。此理只要人信得及,自然依那个行,不敢逾越。惟其不信,所以妄作。如胥吏分明知得条法,只是他冒法以为奸,便是不信度也。因叹曰:看得道理...

    发布于:2024-07-18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_《朱子语类》卷八十四 礼一

    ◎论考礼纲领   礼乐废坏二千馀年,若以大数观之,亦未为远,然已都无稽考处。后来须有一个大大底人出来,尽数拆洗一番,但未知远近在几时。今世变日下,恐必有个硕果不食之理。〔必大〕   礼学多不可考,盖其为书不全,考来考去,考得更没下梢,故学礼者多迂阔。一缘读书不广,兼亦无书可读。如周礼仲春教振旅...

    发布于:2024-07-18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七十六 易十二

    ◎系辞下   问:八卦成列,只是说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先生解云之类,如何?曰:所谓成列者,不止只论此横图。若乾南坤北,又是一列,所以云之类。〔学履〕   问: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象,只是乾兑离震之象,未说到天地雷风处否?曰:是。然八卦是一项看,象在其中,又是逐个...

    发布于:2024-07-17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八十七 礼四

    ◎小戴礼   △总论   问:看礼记语孟,孰先?曰:礼记有说宗庙朝廷,说得远后,杂乱不切於日用。若欲观礼,须将礼记节出切於日用常行者看,节出玉藻内则曲礼少仪看。〔节〕   问读礼记。曰:礼记要兼仪礼读,如冠礼、丧礼、乡饮酒礼之类,仪礼皆载其事,礼记只发明其理。读礼记而不读仪礼,许多理皆无安...

    发布于:2024-07-17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六十四 中庸三

    ◎第二十章   修道以仁。修道,便是说上文修身之道,自为政在人转说将来。修道以仁,仁是筑底处,试商量如何?伯丰言:克去己私,复此天理,然后得其修。曰:固是。然圣贤言仁字处,便有个温厚慈祥之意,带个爱底道理。下文便言亲亲为大。〔〈螢,中虫改田〉〕   问:修道以...

    发布于:2024-07-17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五十八 孟子八

    ◎万章上   △问舜往于田章并下章   黄先之说:舜事亲处,见得圣人所以孝其亲者,全然都是天理,略无一毫人欲之私;所以举天下之物,皆不足以解忧,惟顺於父母可以解忧。曰:圣人一身浑然天理,故极天下之至乐,不足以动其事亲之心;极天下之至苦,不足以害其事亲之心。一心所慕,惟知有亲。看是甚么物事,皆是...

    发布于:2024-07-16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六十八 易四

    ◎乾上   问:乾坤,古无此二字。作易者特立此以明道,如何?曰:作易时未有文字。是有此理,伏羲始发出。〔可学〕以下总论乾坤。   乾坤只是卦名。乾只是个健,坤只是个顺。纯是阳,所以健;纯是阴,所以顺。至健者惟天,至顺者惟地。所以后来取象,乾便为天,坤便为地。〔渊〕   乾坤阴阳,以位相对...

    发布于:2024-07-16

    详细阅读
  •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朱子语类》卷五十七 孟子七

    ◎离娄下   △舜生於诸冯章   若合符节。以玉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则左右相合以为信。先生曰:古人符节,多以玉为之,如牙璋以起军旅。周礼中有以玉为竹节。又有竹符,又有英荡符。荡,小节竹,今使者谓之荡节也,刻之为符。汉有铜虎符、竹使符。铜虎以起兵,竹使郡守用之...

    发布于:2024-07-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21 国学经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